糖原分解时的关键酶是
- A: 糖原合酶
- B: 糖原磷酸化酶
- C: 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 D: 乳酸脱氢酶
- E: UDPG焦磷酸化酶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糖原分子中葡萄糖酵解时净生成ATP的分子数为
- 一名内科医师给患者开具抗菌药物和止痛剂的处方,在拔牙之后服用。所开具的抗菌药物是阿莫西林。处方上该药物的名称模糊不清,药剂师在分发时将其误解为格列本脲,这是一种抗糖尿病的药物。当晚,该患者不得不急送至急诊室进行低血糖休克治疗。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是
- 男,52岁。2年来每于剧烈活动时发作剑突下疼痛,向咽部放射,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2周来发作频繁且有夜间睡眠中发作。2小时前出现剑突下剧烈疼痛,向胸部放射,伴憋闷、大汗,症状持续不缓解,急诊平车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糖尿病病史5年,有吸烟史。查体:T36.2℃,BP160/80mmHg。急性病容,口唇无紫绀,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03次/分,律不齐,早搏15次/分,A2>P2,腹软,无压痛。接诊时首先需考虑的诊断是最可能引起该患者死亡的原因是
- 男,52岁。2年来每于剧烈运动时发作剑突下疼痛,向咽部放射,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2周来发作频繁且有夜间睡眠中发作。2小时前出现剑突下剧烈疼痛,向胸部放射,伴憋闷、大汗,症状持续不缓解,急诊平车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糖尿病病史5年,有吸烟史。查体:T36.2℃,BP160/80mmHg,急性病容,口唇无紫绀,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03次/分,律不齐,早搏15次/分,A2>P2,腹软,无压痛。按诊时首先需考虑的诊断是最可能引起该患者死亡的原因是
- 一名内科医师给患者开具抗菌药物和止痛剂的处方,在拔牙之后服用。所开具的抗菌药物是阿莫西林。处方上该药物的名称模糊不清,药剂师在分发时将其误解为格列本脲,这是一种抗糖尿病的药物。当晚,该患者不得不急送至急诊室进行低血糖休克治疗。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是这名药剂师应该怎样防范该类事故的发生
- 男性,68岁,2天前无诱因心前区闷痛,持续3~5分钟自行缓解。4小时前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向左肩放射,伴大汗,呼吸困难,持续1小时不缓解。既往原发性高血压史20年,否认高脂血症、糖尿病史。查体:BP110/80mmHg,心脏不大,心率96次/分,律齐,心音稍低钝,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附加音,无心包摩擦音。双下肺可闻及细湿性啰音,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为明确诊断,应立即进行的检查项目包括
- 糖原分子中一个葡萄糖单位经糖酵解途径分解成乳酸时能产生( )ATP
- 男,52岁。2年来每于剧烈活动时发作剑突下疼痛,向咽部放射,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2周来发作频繁且有夜间睡眠中发作。2小时前出现剑突下剧烈疼痛,向胸部放射,伴憋闷、大汗,症状持续不缓解,急诊平车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糖尿病病史5年,有吸烟史。查体:T36.2℃,BP160/80mmHg。急性病容,口唇无紫绀,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03次/分,律不齐,早搏15次/分,A2>P2,腹软,无压痛。接诊时首先需考虑的诊断是最可能引起该患者死亡的原因是接诊该患者需首先完善的检查是
- 男,52岁。2年来每于剧烈运动时发作剑突下疼痛,向咽部放射,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2周来发作频繁且有夜间睡眠中发作。2小时前出现剑突下剧烈疼痛,向胸部放射,伴憋闷、大汗,症状持续不缓解,急诊平车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糖尿病病史5年,有吸烟史。查体:T36.2℃,BP160/80mmHg,急性病容,口唇无紫绀,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03次/分,律不齐,早搏15次/分,A2>P2,腹软,无压痛。按诊时首先需考虑的诊断是最可能引起该患者死亡的原因是接诊该患者需首先完善的检査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