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中枢疼痛综合症的首选药物是:
- A: 苯妥英钠
- B: 吲哚美辛
- C: 苯巴比妥
- D: 乙琥胺
- E: 地西泮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患儿男,5岁。发热1个月、伴双下肢疼痛一周入院。体检:体温38.5℃,面色苍白,下肢有少许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易触及,如绿豆至黄豆大,心、肺无异常,肝肋下2cm,脾无肿大,双下肢无明显关节红肿,神经系统检査无异常。血红蛋白98g/L,白细胞数12×109/L,中性粒细胞0.30,淋巴细胞0.7,骨髓细胞学检査证实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如系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应首先采取下列哪项治疗措施
- 女孩,5岁。因“发热1月,伴双下肢疼痛1周”住院。体检:体温38.5℃,面色苍白,无皮疹,下肢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易及,心肺无特殊,肝肋下3cm,脾肋下未及,无关节红肿,神经系统阴性。血常规:Hb90g/L,WBC20×109/L,N12%,L82%,PLT50×109/L。血涂片示:原始+幼稚细胞3%,直径小于12µm,核圆,偶有凹陷、折叠,核质较粗,核仁1-2个、较小、细胞质少,浆偏蓝,浆内无明显颗粒,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血沉50cm/h。经骨髓检查证实为急下列骨髓象哪项与上述诊断相符按上述资料,应属下列哪一型如本例治疗顺利,维持治疗需坚持如本例早期强化治疗期间出现头痛呕吐、面瘫。为明确原因,应首先采取哪项诊断措施如经检查确诊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经积极治疗,再次取得完全缓解。为争取提高长期无病生存率,下列哪项治疗措施首选
- 5岁女孩,因发热1个月,伴双下肢疼痛1周住院。查体:T38.5℃,面色苍白,无皮疹,下肢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可触及,心肺无异常,肝肋下3cm,脾肋下未触及,无关节红肿,神经系统无特殊。血常规示Hb90g/L,WBC20×109/L,中性粒细胞12%,淋巴细胞82%,PLT50×109/L。血涂片示:原始+幼稚细胞3%,直径小于12μm,核圆,偶有凹陷、折叠,核质较粗,核仁1~2个、较小,胞质少,质偏蓝,质内无明显颗粒,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红细胞沉降率50mm/h。经骨髓检查证实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为前B细胞型。细胞遗传学检查有48条染色体。分子遗传学检查发现存在EFV6-CBFA2融合基因。患儿明确诊断后给予化疗,治疗第八天外周血涂片未见幼稚细胞,治疗第15天、第33天骨髓检查均达完全缓解标准。下列骨髓象中与上述诊断相符的是按上述资料,应属于的类型是如本例治疗顺利,维持治疗需坚持的时间是如本例早期强化治疗期间出现头痛、呕吐、面瘫。为明确原因,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如经检查确诊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虽经积极治疗,不久后出现骨髓复发,如能取得再次完全缓解。为争取提高长期无病生存率,下列治疗措施中首选的是下列哪种化疗药物最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
- 5岁女孩,因发热1个月,伴双下肢疼痛1周住院。查体:T38.5℃,面色苍白,无皮疹,下肢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可触及,心肺无异常,肝肋下3cm,脾肋下未触及,无关节红肿,神经系统无特殊。血常规示Hb90g/L,WBC20×109/L,中性粒细胞12%,淋巴细胞82%,PLT50×109/L。血涂片示:原始+幼稚细胞3%,直径小于12μm,核圆,偶有凹陷、折叠,核质较粗,核仁1~2个、较小,胞质少,质偏蓝,质内无明显颗粒,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红细胞沉降率50mm/h。经骨髓检查证实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为前B细胞型。细胞遗传学检查有48条染色体。分子遗传学检查发现存在EFV6-CBFA2融合基因。患儿明确诊断后给予化疗,治疗第八天外周血涂片未见幼稚细胞,治疗第15天、第33天骨髓检查均达完全缓解标准。下列骨髓象中与上述诊断相符的是按上述资料,应属于的类型是如本例治疗顺利,维持治疗需坚持的时间是如本例早期强化治疗期间出现头痛、呕吐、面瘫。为明确原因,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如经检查确诊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虽经积极治疗,不久后出现骨髓复发,如能取得再次完全缓解。为争取提高长期无病生存率,下列治疗措施中首选的是
- 长期的中枢疼痛使神经元的,扩大神经元受体池,引起顽固性疼痛。
- 中重度疼痛治疗首选药物( )
- 在疼痛治疗中常用的心理疗法有:
- 中、重度疼痛治疗的首选药物是
- 中枢性尿崩症首选治疗药物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