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源性咯血介入治疗常用手术材料是( )
- A: 弹簧圈
- B: 明胶海绵颗粒
- C: PVA
- D: 无水酒精
- E: 棉纱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在我国,( )为肺动脉源性大咯血最主要病因
- 哪一年首先在Radiology报道肺动脉(Pulmonary artery,PA)源性大咯血( )
- 患者男性,64岁。15年来反复出现咳嗽、咳白色泡沫痰,当受凉或劳累后症状加重,咯黄痰,每年发作3~4次,多发生在冬春季。近4年来心悸气短,活动后加剧。1月来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尿少及下肢水肿,有腹水。既往有冠心病史。查体:T36.9℃,R32次/分,心率120次/分,律齐。神清,发绀,颈静脉怒张,桶状胸,肋间隙增宽。两侧呼吸运动对称,语颤减弱,叩诊过清音,两肺呼吸音减弱,双肺可闻及少量干湿性啰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三尖瓣区可闻及Ⅲ/VI期收缩期杂音。肝右肋下2cm可触及,并有压痛,腹水征(+),双下肢水肿(++)。实验室辅助检查:白细胞9.0×109/L,中性81.7%,淋巴18.3%。肝肾功能正常,电解质正常。血气分析:pH7.3,PaO273.5mmHg,PaCO256.20mmHg。心电图:电轴右偏,大于等于120°重度顺钟向转位,RV1+SV5大于等于1.05mV,有肺型P波和右束支传导阻滞。胸部X线:胸片示两肺透亮度增加,肺纹理紊乱、增多。右肺下动脉干横径18mm,右心室增大。超声心动图示右心室和右心房增大。本病例诊断为本病例的诊断依据是本病例的治疗原则哪项是错误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指
- 非心源性肺水肿的肺动脉楔压≤( )
- 肺动脉起源于
- 女性,83岁,活动后气促10日,伴心悸、咳嗽,咳少许白黏痰,感左侧胸痛,呈压榨样,与呼吸有关,但无放射痛,并发热,体温最高37.9℃,无明显规律性,无咯血、畏寒等。既往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有吸烟史20年,已经戒烟20年。1个月前始自觉双下肢易疲劳,但活动不受限。体查:T37.7℃,左肺可闻及哮鸣音和少许细湿啰音,心率123次/分,律齐,P2大于A2,未闻及杂音。双下肢无水肿。急诊最好应先行哪些检查初步诊断考虑主要有哪些疾病(提示:血气分析示PaO265.7mmHg,PaCO245mmHg,HCO3-22mmol/L,胸片示左下肺片状阴影,左下肺膨胀不全,左肋膈角变钝)根据以上情况,还需要进一步做哪些检查肺血栓栓塞症的血栓大部分来源于何处(提示:双下肢静脉超声见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 女性,83岁,活动后气促10日,伴心悸、咳嗽,咳少许白黏痰,感左侧胸痛,呈压榨样,与呼吸有关,但无放射痛,并发热,体温最高37.9℃,无明显规律性,无咯血、畏寒等。既往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有吸烟史20年,已经戒烟20年。1个月前始自觉双下肢易疲劳,但活动不受限。体查:T37.7℃,左肺可闻及哮鸣音和少许细湿啰音,心率123次/分,律齐,P2大于A2,未闻及杂音。双下肢无水肿。急诊最好应先行哪些检查初步诊断考虑主要有哪些疾病(提示:血气分析示PaO265.7mmHg,PaCO245mmHg,HCO3-22mmol/L,胸片示左下肺片状阴影,左下肺膨胀不全,左肋膈角变钝)根据以上情况,还需要进一步做哪些检查肺血栓栓塞症的血栓大部分来源于何处(提示:双下肢静脉超声见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肺血栓栓塞症的X线胸片主要有哪些表现
- 慢性肺源性心胜病肺动脉高压最主要的机制()
- 男性,76岁。反复咳嗽、咳痰30余年,活动后气短8年余,双下肢水肿4年,加重1周。对于该患者的问诊应围绕根据已有的问诊结果,体格检查时重点注意事项有患者既往吸烟50年,30多年来,患者反复于冬春季节出现咳嗽、咳痰,痰多呈白色泡沫状,易咳出。8年来逐渐出现气短,活动后加重,近4年出现心悸、尿少,伴双下肢水肿。曾多次住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II型呼吸衰竭”。并且曾应用呼吸机辅助治疗。1周前感冒后上述症状加重,神志恍惚,咳黄痰,气短加重,伴心悸、尿少、双下肢水肿。在急诊行呼吸机辅助通气及抗炎、解痉、利尿治疗4天,为进一步诊治转入病房。病来患者无发热、咯血T 36.4℃,R25次/min,P 102次/min,BP 145/80mmHg。神志清楚,呼吸略促,球结膜轻度水肿,口唇发绀,气管居中,无三凹征。颈静脉充盈。胸廓对称,双侧呼吸运动减弱,双肺散在小水泡音及干鸣音,心率102次每分,律齐,剑突下心脏搏动明显增强,肺动脉瓣听诊区P2大于A2,肺肝界下移,肝大、肋下3cm,无触痛,双下肢指压痕(十),未见杵状指、四肢末梢发绀。根据体格检查结果,为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案,需完善的检查有该患者肺功能检查结果可表现为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