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搜题
登录
搜索
10岁女孩误服阿托品中毒,病儿瞳孔散大,颜面潮红,烦躁不安,心率140次/分,已知阿托品的消除速率常数为0.277,约需几小时,上述症状可基本消失__
A: 1小时
B: 4小时
C: 8小时
D: 12小时
E: 20小时
答案:
查看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女孩,6岁。3周前发热,流鼻涕伴咳嗽,经治疗1周痊愈。3天前患孩突然鼻出血,全身皮肤出现密集出血点。化验:Hb 120g/L,WBC 8.2×10
9
/L,PLT 10×10
9
/L,拟诊为急性ITP。关于急性ITP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12岁女孩,进行性双下肢无力6天就诊。病初曾有双下肢麻木,10天前有感冒史。查体:四肢肌张力降低,双腱反射减弱。最不考虑的临床诊断是经临床诊断为Guillain-Barre综合征(GBS),最支持诊断的检查结果是对于治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女孩,10岁,发热伴咽痛1天,就诊外院拟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口服三唑氮核苷口服液,次日体温升至39℃,面红,全身瘙痒,皮肤可见到弥漫鲜红色细小皮疹,扁桃体红肿,来院门诊,考虑为猩红热[假设信息]本病儿出现并发症,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4岁女孩,因发热、头痛3天,昏迷,抽搐1天,于7月12日入院。体查:T40.5℃,深昏迷,双侧瞳孔缩小,呼吸40次/分,不规则,有时呈双吸气或抽泣样,频繁抽搐,肌张力增强,膝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周围血象WBC15×10
9
/L,中性粒细胞0.8,淋巴0.2。在其抢救过程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4岁女孩,因发热、头痛3d,昏迷,抽搐1d,于7月12日入院。查体:T40.5℃,深昏迷,双侧瞳孔缩小,呼吸40次/min,不规则,有时呈双吸气或抽泣样,频繁抽搐,肌张力增强,膝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周围血象WBC15×10
9
/L,中性粒细胞0.8,淋巴细胞0.2。在其抢救过程中,下列错误的是
4岁女孩,因发热、头痛3天,昏迷,抽搐1天,于7月 12日入院。体查:T40.5℃, 深昏迷,双侧瞳孔缩小,呼吸40次/分,不规则,有时呈双吸气或抽泣样,频繁抽搐,肌张力增强,膝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周围血象 WBC15×10^9/L,中性粒细胞0.8,淋巴0.2,在其抢救过程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女孩,10岁,发热伴咽痛1天,就诊外院拟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口服三唑氮核苷口服液,次日体温升至39℃,面红,全身瘙痒,皮肤可见到弥漫鲜红色细小皮疹,扁桃体红肿,来院门诊,考虑为猩红热引起本病的病原菌是本病恢复期皮疹的特点是本病最合适的治疗是[假设信息]本病儿出现并发症,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6岁女孩,因面色苍白7天,皮肤瘀点、瘀斑2天入院。入院后查体:贫血貌,浅表淋巴结可触及肿大,全身较多瘀点、瘀斑,双肺呼吸音粗,肝肋下3.0cm,脾肋下2cm。骨穿确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皮肤瘀点、瘀斑进行性增多,输注过红细胞。血常规示 Hb 50g/L,WBC 5.0×10
9
/L,PLT 25×10
9
/L,幼稚细胞23%,凝血检查 FDP 65mg/L,FIB 0.9g/L,PT 20秒,APTT 56秒。考虑合并DIC。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案应该是关于DIC,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2岁3个月女孩,主要表现为反复皮肤出血点1个月,伴鼻出血2天。发病前10天有上呼吸道感染。查体:无明显贫血貌,皮肤散在针尖大小出血点,未见皮下瘀斑、血肿,颈部触及0.5cm大小淋巴结,心肺无明显异常,肝肋下1.5cm,脾肋下0.5cm,均质软边锐。患儿目前最需要做的检查是首先需要考虑的诊断是关于治疗,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
不再提醒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