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向下生长发育易造成
- A: 面下1/3高度增加
- B: 前牙开(牙合)的畸形特征
- C: 下颌平面角较大
- D: 下颌角较钝
- E: 以上都是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使下颌磨牙和上前牙均伸长、下颌发生顺时针方向旋转的颌间牵引是
- 患儿,男性,8岁,要求矫治“地包天”。无全身性疾病治疗史。幼儿园时曾有牙痛史但未作治疗。有长期吮咬上唇习惯,有奶瓶喂养史。替牙列,上下第一磨牙萌出,上下前牙已替换,前牙反(牙合),凹面型,下颌第二乳磨牙残根。经X线头影测量分析表明:该患儿上颌骨生长不足,下颌骨生长过度。以下治疗措施正确的是如对患儿实施破除吮咬上唇习惯,下列描述正确的是如对患儿采用矫治器促进上颌骨向前生长,同时抑制下颌骨的生长,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患者,男,25岁。右下后牙咀嚼不适多年,要求治疗。PE:右下6、7残冠,右下7髓腔暴露,颊侧根分叉病变Ⅱ,松Ⅰ,叩(-),龈红肿,BOP(+),对颌牙伸长;右下6近远中向纵裂,断片松Ⅲ;右上4远中及[牙合]面银汞充填物,部分崩折,松(-),叩(-)。口腔卫生情况不良,牙石(++),全口龈退缩。修复前准备应包括对伸长的对颌牙的处理包括
- 患者,男,25岁。右下后牙咀嚼不适多年,要求治疗。PE:右下6、7残冠,右下7髓腔暴露,颊侧根分叉病变Ⅱ,松Ⅰ,叩(-),龈红肿,BOP(+),对颌牙伸长;右下6近远中向纵裂,断片松Ⅲ;右上4远中及[牙合]面银汞充填物,部分崩折,松(-),叩(-)。口腔卫生情况不良,牙石(++),全口龈退缩。修复前准备应包括对伸长的对颌牙的处理包括以下选项中右上4适用的修复方法包括
- 患者男,36岁。因左下颌第一磨牙拔除后创口持续疼痛而就诊。患者4天前曾行左下颌第一磨牙残冠拔除术,术中断根,拔牙时间较长。拔牙后创口疼痛明显,术后1天稍有好转,术后2~3天疼痛加剧,并向下颌下区和耳颞部放射,拔牙后一直口服抗生素和镇痛药,症状无法控制。临床检查:拔牙窝内空虚,创面成灰白色,触痛明显,棉签擦拭后有恶臭。对于该病例,诊断是
- 患者,男,25岁。右下后牙咀嚼不适多年,要求治疗。PE:右下6、7残冠,右下7髓腔暴露,颊侧根分叉病变Ⅱ,松Ⅰ,叩(-),龈红肿,BOP(+),对颌牙伸长;右下6近远中向纵裂,断片松Ⅲ;右上4远中及[牙合]面银汞充填物,部分崩折,松(-),叩(-)。口腔卫生情况不良,牙石(++),全口龈退缩。修复前准备应包括
- 患者男,36岁。因左下颌第一磨牙拔除后创口持续疼痛而就诊。患者4天前曾行左下颌第一磨牙残冠拔除术,术中断根,拔牙时间较长。拔牙后创口疼痛明显,术后1天稍有好转,术后2~3天疼痛加剧,并向下颌下区和耳颞部放射,拔牙后一直口服抗生素和镇痛药,症状无法控制。临床检查:拔牙窝内空虚,创面成灰白色,触痛明显,棉签擦拭后有恶臭。对于该病例,诊断是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患者男,36岁。因左下颌第一磨牙拔除后创口持续疼痛而就诊。患者4天前曾行左下颌第一磨牙残冠拔除术,术中断根,拔牙时间较长。拔牙后创口疼痛明显,术后1天稍有好转,术后2~3天疼痛加剧,并向下颌下区和耳颞部放射,拔牙后一直口服抗生素和镇痛药,症状无法控制。临床检查:拔牙窝内空虚,创面成灰白色,触痛明显,棉签擦拭后有恶臭。对于该病例,诊断是正确的处理方法是若选择在拔牙窝内填塞碘仿纱条,正确的操作是
- 患者男,36岁。因左下颌第一磨牙拔除后创口持续疼痛而就诊。患者4天前曾行左下颌第一磨牙残冠拔除术,术中断根,拔牙时间较长。拔牙后创口疼痛明显,术后1天稍有好转,术后2~3天疼痛加剧,并向下颌下区和耳颞部放射,拔牙后一直口服抗生素和镇痛药,症状无法控制。临床检查:拔牙窝内空虚,创面成灰白色,触痛明显,棉签擦拭后有恶臭。对于该病例,诊断是正确的处理方法是若选择在拔牙窝内填塞碘仿纱条,正确的操作是去除碘仿纱条后,患者询问创面大致的愈合时间,正确的回答是为了预防干槽症的发生,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