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前斜位上,心脏大血管投影下列哪些项正确
- A: 心前缘为右心室,向上为肺动脉主干及主动脉
- B: 主动脉弓围成主动脉窗,内见气管分叉及左、右主支气管
- C: 主动脉弓在此位置上显示最好
- D: 心后缘上为左心房,下为左心室
- E: 心前间隙此位置不可见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心脏左前斜位X线片示心后缘上段向上增大、左主支气管抬高,气管分叉角度增大常提示的心脏改变是
- 男性,61岁,右上:8321缺失,左上:124568缺失,前牙唇侧组织倒凹明显。模型观测时将模型向后方倾斜使就位道为从前下向后上的作用不包括
- 患儿5岁,1年前开始出现歪头视物,要求头部放正就伴有左眼上睑下垂。来院就诊,检查发现:左眼上睑遮盖1/2角膜。眼位:左眼有外上斜。屈光间质透明,眼底无异常。左眼上睑下垂的病因是
- 女性,48岁,劳累后心悸气短5年余,心尖区有Ⅱ〜Ⅳ级舒张期杂音,心脏正位片示尖瓣型心脏,肺动脉段膨隆,心尖部圆隆,主动脉无明显改变,肺纹理增多、增粗,边缘模糊,上肺静脉呈鹿角状。右前斜位吞钡食道受压后移,左前斜位心前间隙缩小,左主支气管抬高。最可能是下列哪一种疾病
- 患者女,38岁,因“双眼复视3周”就诊。无晨轻暮重,三年前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史,已治愈。眼部检查:Vou1.0,NCT15mmHg,裂隙灯检查和眼底检查正常。双眼上睑缘位于上方角膜缘上1mm;眼球突出度检查:右眼14mm,左眼15mm。角膜映光法:33mm:右眼注视,左眼下斜15°,左眼注视,右眼上斜约15~25°;左眼颞上方运动受限,余方向及右眼运动基本正常。本病选择下列哪些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断
- 患者女,38岁,因“双眼复视3周”就诊。无晨轻暮重,三年前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史,已治愈。眼部检查:Vou1.0,NCT15mmHg,裂隙灯检查和眼底检查正常。双眼上睑缘位于上方角膜缘上1mm;眼球突出度检查:右眼14mm,左眼15mm。角膜映光法:33mm:右眼注视,左眼下斜15°,左眼注视,右眼上斜约15~25°;左眼颞上方运动受限,余方向及右眼运动基本正常。本病选择下列哪些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断如果患者的被动牵拉试验有阻力;眼眶CT提示左眼下直肌肌腹肥厚;甲状腺功能检查血清T3水平增高。请问下一步治疗方案
- 患者女,38岁,因“双眼复视3周”就诊。无晨轻暮重,三年前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史,已治愈。眼部检查:Vou1.0,NCT15mmHg,裂隙灯检查和眼底检查正常。双眼上睑缘位于上方角膜缘上1mm;眼球突出度检查:右眼14mm,左眼15mm。角膜映光法:33mm:右眼注视,左眼下斜15°,左眼注视,右眼上斜约15~25°;左眼颞上方运动受限,余方向及右眼运动基本正常。本病选择下列哪些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断如果患者的被动牵拉试验有阻力;眼眶CT提示左眼下直肌肌腹肥厚;甲状腺功能检查血清T3水平增高。请问下一步治疗方案
- 患者女,38岁,因“双眼复视3周”就诊。无晨轻暮重,三年前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史,已治愈。眼部检查:Vou1.0,NCT15mmHg,裂隙灯检查和眼底检查正常。双眼上睑缘位于上方角膜缘上1mm;眼球突出度检查:右眼14mm,左眼15mm。角膜映光法:33mm:右眼注视,左眼下斜15°,左眼注视,右眼上斜约15~25°;左眼颞上方运动受限,余方向及右眼运动基本正常。本病选择下列哪些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断如果患者的被动牵拉试验有阻力;眼眶CT提示左眼下直肌肌腹肥厚;甲状腺功能检查血清T3水平增高。请问下一步治疗方案如果患者经药物和放射治疗,甲状腺功能已控制正常,左眼下斜视10°已半年,仍有复视,下一步可考虑的治疗是
- 某患者出现垂直位斜视,正位注视时,表现为左眼上斜,左侧注视偏斜角大于右侧注视偏斜角,头位右侧倾斜时偏斜角大于头位朝左侧倾斜,导致上述症状是因为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