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甲状腺后下方有一肿物,椭圆形,患者全身酸痛、疲惫无力,关节疼痛,反复泌尿系结石发作,但无尿毒症,它最可能是
- A: 甲状腺腺瘤
- B: 甲状旁腺瘤
- C: 甲状腺囊肿
- D: 结节性甲状腺肿
- E: 甲状旁腺增生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患者,女性,42岁,1999年体检发现左甲状腺肿块,甲状腺核素显像为冷结节,CT检查示甲状腺内有多个占位病变,血Tg88μg/L,作左甲状腺全切除术及颈淋巴清扫术,术后病理示甲状腺滤泡状腺癌。2002年2月开始咳嗽,痰中带血丝,X线胸片示甲状腺癌肺转移,131I全身显像提示双肺转移。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是否转移,常用检查方法分化型甲状腺癌,常用的综合治疗措施不包括患者应该作甲状腺全切除手术的理由有该患者用131I去除残余甲状腺组织下列哪项不正确
- 患者,女性,42岁,1999年体检发现左甲状腺肿块,甲状腺核素显像为冷结节,CT检查示甲状腺内有多个占位病变,血Tg88μg/L,作左甲状腺全切除术及颈淋巴清扫术,术后病理示甲状腺滤泡状腺癌。2002年2月开始咳嗽,痰中带血丝,X线胸片示甲状腺癌肺转移,131I全身显像提示双肺转移。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是否转移,常用检查方法分化型甲状腺癌,常用的综合治疗措施不包括患者应该作甲状腺全切除手术的理由有该患者用131I去除残余甲状腺组织下列哪项不正确该患者在转移灶治疗后,应重复治疗的指征
- 女性,36岁。13年前因甲状腺肿物行甲状腺左叶全切除,右叶次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3年前发现左颈部外侧肿物。甲状腺增强CT显示左颈侧方淋巴结肿大;细针穿刺怀疑转移。下一步治疗方案是手术治疗,行改良型颈侧方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易出现的并发症不包括
- 女性,36岁,5年前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症状完全缓解,已停药1年。近半个月来出现心慌、多汗、手抖。测定T3、T4水平升高。双眼突出明显,突眼度左18mm,右21mm。甲状腺II度肿大,下列哪项治疗方案不妥
- 患者女性,25岁,发现左颈部结节一周。查体:左叶甲状腺下极可触及一约2cm×2.5cm结节,质地中等,活动,无压痛。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99mTcO4-甲状腺静态显像示左叶甲状腺下极一“凉”结节。为鉴别结节良恶性,可采用的核医学检查方法但不包括的是99mTc-MIBI血流灌注显像示结节部位血流较丰富,20分钟早期相及1小时延迟相结节部位均有明显放射性滞留,上述征象提示最可能的诊断是术后病理提示左叶甲状腺下极乳头状癌,继之行甲状腺激素及131I治疗。下列最适合应用18F-FDG PET/CT进行随访的是
- 女性,25岁。无意中发现左颈部肿块3天,无不适。体格检查:甲状腺左叶下极可扣及结节,直径2cm,质中,随吞咽上下活动。颈部淋巴结不肿大。关于甲状腺结节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给予患者手术治疗,术中冰冻报告结节为乳头状腺癌。关于手术治疗,下述正确的是全麻下改行甲状腺左侧腺体连同峡部全部切除、对侧腺体大部切除术,术后第一天出现声音变弱,比较单调,且不能发高音,容易疲劳,但声音没有嘶哑。可正常进食流质。下列正确的判断是
- 女性,30岁,发热不适,左甲状腺扪及结节状肿大,质实如橡皮。术后标本示,甲状腺肿物与周围组织粘连,切面灰白,镜下可见肉芽肿形成,无干酪样坏死,部分滤泡破坏,胶质外溢。最可能的诊断是
- 女,27岁。多食、善饥、大便次数增多,体重下降1个月。经甲巯咪唑治疗1个月后。FT3、FT4正常,TSH0.01μmol/ml。查体:P78次/分,BP120/60mmHg,甲状腺Ⅲ°肿大,左侧明显气管右偏。患者拟行甲状腺手术治疗,术前准备应选择的药物是
- 女,27岁。多食、善饥、大便次数增多,体重下降1个月。经甲巯咪唑治疗1个月后。FT3、FT4正常,TSH0.01μmol/ml。查体:P78次/分,BP120/60mmHg,甲状腺Ⅲ°肿大,左侧明显气管右偏。患者拟行甲状腺手术治疗,术前准备应选择的药物是甲状腺切除术后半年,患者出现乏力、便秘、怕冷、体重增加,最可能需要的治疗药物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