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搜题
登录
搜索
对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支原体、衣原体及军团菌均有效的药物是
A: 氯霉素
B: 头孢氨苄
C: 羟苄西林
D: 左氧氟沙星
E: 环丙沙星
答案:
查看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同一消毒剂拟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细菌芽胞进行杀灭试验时,进行中和剂试验应选用的组合是
某一脓标本,涂片革兰染色镜检:革兰阳性球菌,直径1μm左右,呈单个、成对或短链排列;血琼脂平板分离培养:菌落表面光滑湿润,圆形,边缘整齐,黄色,凸起,直径1~1.5mm,菌落周围有完全透明的溶血环;菌落涂片革兰染色镜检:革兰阳性球菌,呈单个、双、短链和葡萄串状排列,以葡萄串状排列为主;生化试验:触酶阳性,血浆凝固酶(试管法)阳性,发酵葡萄糖产酸,发酵甘露醇产酸,对新生霉素敏感。由此可判断该标本有
某男性,5岁,因胸壁脓肿入院。其足月顺产,出生后4周起反复发生脓肿性细菌感染。家族中无遗传病史。实验室检查见脓肿为葡萄球菌感染。中度贫血伴多形核细胞增多,血清IgG和IgA水平明显上升。中性粒细胞对金葡菌的移动和吞噬正常,但胞内杀菌能力下降。其最可能的诊断为
患者,男,10个月婴儿。因脐周感染,发热、哮喘、痰多和黄痘入院,诊断为脐周感染合并肺炎。血培养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对头孢类、环丙沙星类和复方磺胺甲嗯唑耐药,万古霍素和利奈唑胺敏感,用其联合治疗痊愈出院。万古霉素的抗菌机制
患儿,男性,5岁,幼时对鸡蛋、牛奶、鱼虾等过敏并伴过敏性鼻炎,因皮肤干燥,颊部、颈部四肢屈侧皮肤对称性的炎性、渗出性、湿疹性皮损、反复剧烈瘙痒3个月就诊,实验室检查见血清总IgE升高,达1247IU/ml,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高达425×106/ml,皮损组织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诊断:特应性皮炎。口服CyA(5mg/kg/d)和头孢菌素(25mg/kg/d),皮损外用匹罗莫星软膏涂抹,治疗2周见效。则金黄色葡萄球菌促进特应性皮炎发病的主要机制为
患者,男,10个月婴儿。因脐周感染,发热、哮喘、痰多和黄疸入院,基层医院静脉滴注多种抗生素未见效果。诊断为脐周感染合并肺炎。入院血培养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药物敏感试验对头孢类、环丙沙星类和复方新诺明耐药,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敏感,用其联合治疗痊愈出院。万古霉素的抗菌机制是
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的共同特点是
葡萄球菌肺炎
葡萄球菌肺炎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
不再提醒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