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口表体温的高低,低热是指体温
- A: 37.4〜38℃
- B: 38.1〜38.9℃
- C: 39〜40℃
- D: 40℃以上
- E: 以上均是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王馨,女,30岁,阑尾炎术后第五天,体温36.3℃,伤口无渗血渗液。今早9时许,继续静脉点滴青霉素。半个小时后,患者突然寒战,继之高热,体温40℃,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根据上述表现,判断此患者可能出现了
- 王馨,女,30岁,阑尾炎术后第五天,体温36.3℃,伤口无渗血渗液。今早9时许,继续静脉点滴青霉素。半个小时后,患者突然寒战,继之高热,体温40℃,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根据上述表现,判断此患者可能出现了上述反应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10个月小儿,发热2天,体温39℃,烦躁,频咳,气喘,査体:口周发绀,鼻翼扇动,三凹征阳性,两肺呼吸音粗,血常规WBC 9×109/L,N 47%。该患儿确诊后,根据上述临床表现,紧急处理应首先选用以下哪种药物
- 王馨,女,30岁,阑尾炎术后第五天,体温36.3℃,伤口无渗血渗液。今早9时许,继续静脉点滴青霉素。半个小时后,患者突然寒战,继之高热,体温40℃,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根据上述表现,判断此患者可能出现了上述反应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下列处理错误的是
- 2岁男孩,5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每天热峰3〜4次,口服退热药体温可降至正常。近2日患儿口唇干红,可见皲裂出血,遂于门诊就诊。查体:T38℃,R33次/分,颈部及腋窝可触及数枚肿大淋巴结,光滑,活动好,触痛(-),咽部充血,口唇干红,皲裂,草莓舌(+),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肛周红,无脱皮。指趾末端无明显硬肿及脱皮。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最可能的诊断是
- 2岁男孩,5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每天热峰3〜4次,口服退热药体温可降至正常。近2日患儿口唇干红,可见皲裂出血,遂于门诊就诊。查体:T38℃,R33次/分,颈部及腋窝可触及数枚肿大淋巴结,光滑,活动好,触痛(-),咽部充血,口唇干红,皲裂,草莓舌(+),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肛周红,无脱皮。指趾末端无明显硬肿及脱皮。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最可能的诊断是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具有相对特异性的辅助检查手段是
- 患者女性,56岁,视物成双、口角歪斜伴双下肢活动不灵8小时来急诊。体检:神清,体温正常,血压正常,瞳孔等大,双眼水平运动受限,双侧面瘫,不能伸舌。双上肢肌力2级,双下肢肌力0~1级。感觉障碍不明显。无颈强直。外院脑CT检查未见异常。根据临床表现,应考虑
- 2岁男孩,5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每天热峰3〜4次,口服退热药体温可降至正常。近2日患儿口唇干红,可见皲裂出血,遂于门诊就诊。查体:T38℃,R33次/分,颈部及腋窝可触及数枚肿大淋巴结,光滑,活动好,触痛(-),咽部充血,口唇干红,皲裂,草莓舌(+),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肛周红,无脱皮。指趾末端无明显硬肿及脱皮。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最可能的诊断是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具有相对特异性的辅助检查手段是该病的治疗方案中可能涉及的非甾体类抗炎药为
- 患者,男性,44岁,销售人员。全身泛发丘疹伴发热1个月余。1个月前全身出现多发肤色丘疹伴发热,口服退热药物体温可降至正常,但停药后体温仍升高。既往曾有多次非婚性接触史。抗HIV抗体初筛及确认试验阳性。皮损组织多次沙氏琼脂培养呈双相性,菌落25℃为菌丝相、35℃为酵母相。菌丝镜下可见多数为两轮生,少数单轮生的帚状枝。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组织培养的结果,对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