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邪郁肺卫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 A: 四妙散
- B: 桃仁汤
- C: 普济消毒饮
- D: 清营汤
- E: 银翘散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EBV相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抗病毒治疗,可口服更昔洛韦( )mg,Tid
- 患者男性,28岁,发热伴胃纳差,淋巴结肿大,肝功能异常,外周血涂片见大量异常淋巴细胞,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下列治疗方法中错误的是
- 业务员纪某因身体不适去医院就诊,被初步诊断为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并被实施单独隔离治疗。2天后,纪某厌倦了被隔离治疗的状态,要求出院;医院反复劝说,不予批准。纪某于当晚溜出医院并回家;医院发现纪某失踪后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家人得知纪某情况后动员其尽快返回医院接受隔离治疗,被纪某拒绝。根据《传染病防治法》,有权协助医疗机构对纪某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的是
- 业务员纪某因身体不适去医院就诊,被初步诊断为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并被实施单独隔离治疗。2天后,纪某厌倦了被隔离治疗的状态,要求出院;医院反复劝说,不予批准。纪某于当晚溜出医院并回家;医院发现纪某失踪后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家人得知纪某情况后动员其尽快返回医院接受隔离治疗,被纪某拒绝。根据《传染病防治法》,有权协助医疗机构对纪某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的是纪某接受隔离治疗后又擅自脱离医院的角色行为属于
- 业务员纪某因身体不适去医院就诊,被初步诊断为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并被实施单独隔离治疗。2天后,纪某厌倦了被隔离治疗的状态,要求出院;医院反复劝说,不予批准。纪某于当晚溜出医院并回家;医院发现纪某失踪后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家人得知纪某情况后动员其尽快返回医院接受隔离治疗,被纪某拒绝。根据《传染病防治法》,有权协助医疗机构对纪某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的是纪某接受隔离治疗后又擅自脱离医院的角色行为属于纪某作为患者未履行的主要道德义务是
- 患者,男,50岁,个体经营羊肉串,有过外伤史。发热8天伴头痛,发热原因待查入院。体温39℃,血象WBC不升高,先以抗感染、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支持处理效果不明显。入院血培养三天G-小杆菌(ESBL+),单个存在,无动力。生化鉴定疑似布鲁氏菌。依据:细菌培养特性、染色菌体形态特征等、病人的接触史、流行病学及病史-波浪热、血象、临床症状,诊断布鲁氏菌病。该病是布鲁氏菌引起的人兽共患慢性传染病,布鲁氏菌的传染源是病畜及带菌动物。结合药物敏感试验,联合应用多西环素、链霉素和利福平治疗6周后痊愈。所用链霉素属于
- 患儿男,6岁。因发热6天,皮疹1天就诊,病后伴咽痛、纳差、乏力。院外应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査体:T 39.7℃,P 128次/分,呼吸25次/分,BP 108/75 mmHg,精神差,咽峡部红肿,扁桃体充血肿大,双侧颌下和颈部可触及数个花生米大小淋巴结,活动,无粘连和压痛,躯干部皮肤可见散在红色斑丘疹,肝肋下3cm,脾肋下1cm。为明确诊断,应首先检査常规:Hbl25g/L。WBC 6.7×109/L,L 0.66,N 0.24,Plt 342×109/L;异型淋巴细胞占17%,血清嗜异凝集反应1∶80。诊断应主要考虑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治疗应包括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可能出现的合并症是
- 患儿男,6岁。因发热6天,皮疹1天就诊,病后伴咽痛、纳差、乏力。院外应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査体:T 39.7℃,P 128次/分,呼吸25次/分,BP 108/75 mmHg,精神差,咽峡部红肿,扁桃体充血肿大,双侧颌下和颈部可触及数个花生米大小淋巴结,活动,无粘连和压痛,躯干部皮肤可见散在红色斑丘疹,肝肋下3cm,脾肋下1cm。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治疗应包括
- 患儿,男性,4岁。发热5天,全身皮疹3天。查体:体温38.3℃,发热后第2天应用氨苄西林抗感染治疗,发热无缓解,患者皮疹逐渐增多。下列原因与患儿发热相关性最小的是如果查体发现患儿颈部淋巴结肿大、渗出性扁桃体炎、腭部瘀点,诊断上首先考虑的疾病是如果查体发现患儿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脾中度增大。血常规示:白细胞为23×109/L,且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绝对数增多,则该患儿很少发生的并发症是如果患儿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罕见出现的皮肤损害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