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甲状腺上动脉走行的神经是
- A: 喉上神经内支
- B: 喉上神经外支
- C: 迷走神经心支
- D: 膈神经
- E: 喉上神经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女性病人,42岁,颈粗3年,无明显伴随症状。曾于医院检查示:TgAb、TPOAb增高,未作特殊处理。1天前出现右颈部疼痛,伴低热、心悸。查体:P100次/分,双侧甲状腺Ⅱ°肿大,质硬,表面不光滑,甲状腺右叶压痛明显。2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目前最可能的诊断是
- 女性病人,42岁,颈粗3年,无明显伴随症状。曾于医院检查示:TgAb、TPOAb增高,未作特殊处理。1天前出现右颈部疼痛,伴低热、心悸。查体:P100次/分,双侧甲状腺Ⅱ°肿大,质硬,表面不光滑,甲状腺右叶压痛明显。2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目前最可能的诊断是下列检查结果支持诊断
- 单选 女性,26岁。发现右颈前部肿物2年,突然增大伴局部疼痛3天。查体;右颈前明显隆起,右甲状腺下极可触及一直径3cm圆形包块,随吞咽上下移动,触痛。可初步诊断为()。
- 女性病人,42岁,颈粗3年,无明显伴随症状。曾于医院检查示:TgAb、TPOAb增高,未作特殊处理。1天前出现右颈部疼痛,伴低热、心悸。查体:P100次/分,双侧甲状腺Ⅱ°肿大,质硬,表面不光滑,甲状腺右叶压痛明显。2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目前最可能的诊断是下列检查结果支持诊断针吸细胞学检查未发现癌细胞,查见大量淋巴细胞、查见多核巨噬细胞。下列治疗中正确的是该病的主要病因包括该病人目前检查示T4及FT4均升高,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经过上述治疗病人症状明显缓解。近2个月甲状腺迅速长大,伴呼吸困难。查体:双侧甲状腺DT,质硬,表面欠光滑。根据上述情况,目前最可能的诊断是
- 患者,女性,35岁,因“心慌、乏力伴怕热、多汗2个月”就诊。身体评估:体温37.5℃,脉搏100次/分,血压140/90mmHg,消瘦,甲状腺弥漫性、对称性Ⅱ度肿大,质软,随吞咽上下活动,伴有震颤,并可闻及血管杂音。该患者的基础代谢率是
- 患者,女,36岁。因消瘦、乏力、怕热、多汗4个月就诊,检查:体温37.6℃,心率116次/分,血压145/90mmHg,甲状腺弥漫性、对称性肿大,质软,随吞咽上下活动,伴有震颤,并可闻及血管杂音,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 患者,女,36岁。因“消瘦、乏力、怕热、 多汗4月”就诊,检查:体温37. 6℃,心率116次/分,血压145/90mmHg,甲状腺弥漫性、对称性肿大,质软,随吞咽上下活动,伴有震颤,并可闻及血管杂音,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 患者,女性,35岁,因“心慌、乏力伴怕热、多汗2个月”就诊。身体评估:体温37.5℃,脉搏100次/分,血压140/90mmHg,消瘦,甲状腺弥漫性、对称性Ⅱ度肿大,质软,随吞咽上下活动,伴有震颤,并可闻及血管杂音。患者服用甲硫氧嘧啶治疗1个月后,出现高热、咽痛,应首先复查
- 患者女性,36岁,右颈部结节一周。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咳痰,饮食可。否认结核病史。PE:右颈部可触及一约1.5cm×2cm的结节,质地中等,无压痛,随吞咽动作上下活动。血清FT4、FT3、TSH、TGAb及TMAb均正常。99mTcO4-甲状腺静态显像示右叶甲状腺可见一“冷”结节。为进一步评估结节性质,临床拟首选的检查方法是若患者拒绝穿刺细胞学检查而接受核医学亲肿瘤显像,可应用的显像剂包括99mTc-MIBI甲状腺血流显像及甲状腺肿瘤阳性显像示右叶“冷”结节血流灌注增加,10分钟早期相及2小时延迟显像均可见放射性分布异常浓聚,上述征象提示最可能的诊断是行右叶甲状腺全切和左叶甲状腺大部分切除,右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分化良好乳头状甲状腺癌(右叶)伴右颈部淋巴结(5/7)转移。随后,行三次131I治疗。近期因血甲状腺球蛋白(Tg)进行性升高,最高达648mg/L,行131I显像,结果阴性。18F-FDG PET/CT示胸骨柄代谢局灶性异常增高,18F-FDG显像阳性结果提示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