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对常用儿童行为指导方法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以逐步消除紧张、焦虑、恐怖等情绪反应为目的的“系统脱敏法”
- B: 以奖励方式鼓励出现期望行为方式为主的“正性强化法”
- C: 以确定靶目标为主制订的行为矫治法
- D: 以帮助摆脱某种不愉快刺激,促使良好行为出现频率增加为主的“负性强化法”
- E: 通过逐步增加进入个体大脑的视、听、触等感觉刺激信息,促使中枢神经系统形成有效组合的“感觉统合训练法”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患儿,4岁。在母亲离别时产生过度的焦虑,担心母亲一去不回,因害怕分离经常拒绝去幼儿园,害怕独处,此症状已持续2个月。该儿童最可能被诊断为为进一步确诊,应排除以下可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包括针对该儿童,选择了系统脱敏疗法,以下哪个步骤不属于该疗法
- 患者,女性,29岁。产后2周,出现情绪抑郁,对大多数活动明显地缺乏兴趣,害羞、不愿见人,有时伤心、流泪,甚至焦虑,不愿抱婴儿,不能正常地给婴儿喂食,诊断为妊娠期抑郁症,以下药物可选用
- 88,患者,女性,29岁。产后2周,出现情绪抑郁,对大多数活动明显缺乏兴趣,害羞、不愿见人,有时伤心、流泪,甚至焦虑,不愿抱婴儿,不能正常地给婴儿喂食,诊断为妊娠期抑郁症,以下药物可选用
- 对以下病例最有利诊断的检査是:女婴,3个月,早产儿,人工喂养,上周患感冒,流涕,家长给服用小儿速效感冒灵。今突然抽搐,持续5分钟,体温37.5℃,面色可,前囟2cm×2cm,平,有枕秃,心肺无异常,肝刚及,巴氏征阳性
- 患儿女,6岁,因经常要求调高电视音量,且对家长呼唤反应迟钝1个月余入院。入院时一般情况良好,电耳镜检查可见双侧外耳道干燥,双耳鼓膜内陷,锤骨短突明显向外突出,透过鼓膜可见液平,将患儿头部前俯、后仰时,液平仍能保持与地面平行。对该患儿的相关检查中不可忽略的是该患儿最可能罹患的疾病是针对该患儿耳科病例应选用的手术方式为除手术外,应施行的治疗还包括以下治疗措施中最应引起重视的是关于该病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患儿女,6岁,因经常要求调高电视音量,且对家长呼唤反应迟钝1个月余入院。入院时一般情况良好,电耳镜检查可见双侧外耳道干燥,双耳鼓膜内陷,锤骨短突明显向外突出,透过鼓膜可见液平,将患儿头部前俯、后仰时,液平仍能保持与地面平行。对该患儿的相关检查中不可忽略的是该患儿最可能罹患的疾病是针对该患儿耳科病例应选用的手术方式为除手术外,应施行的治疗还包括以下治疗措施中最应引起重视的是
- 男孩3岁,发热伴咳嗽3天,纳差,痰多。体检:体温39.6℃,神萎唇干,两睑结膜充血有分泌物,口腔黏膜充血明显,且粗糙,头颈部及躯干可见散在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心率每分钟140次,两肺呼吸音粗,曾用过退热药。患儿住院进一步处理,以下哪项是不对的
- 患儿,男,5岁。近4天出现发热,伴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少痰,不易咳出,曾口服氨苄西林治疗无效。患儿偶喘,无呼吸困难,无盗汗,无心悸,大小便正常。肺部X线检查可见双侧肺下页模糊云雾状或均匀一致的阴影,近肺门部较致密,向外逐渐变浅,边缘不清楚。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为1∶320;初步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请问,不能用以下哪种抗生素对该患儿进行治疗?
- 某男性患者,9岁。发热5天,面色黄、小便呈茶色1天就诊,就诊前4天因发热服用磺胺类药物和解热镇痛药,服药后体温下降,2天前患儿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1天前症状加重并出现面色发黄、小便颜色呈茶色,Hb70g/L,WBC 10×109/L,尿胆红素(+),G6PD/6PGD定量比值0.43(正常值大于1.0),其父G6PD/6PGD定量比值为1.7,其母G6PD/6PGD定量比值为0.75。对该患儿在以后的生活中应注意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