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中出现大量白细胞、大吞噬细胞,白细胞多于红细胞
- A: 溃疡性结肠炎
- B: 细菌性痢疾
- C: 直肠癌
- D: 肠道寄生虫
- E: 肠易激综合征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男性,65岁,近一个月出现粪便中带粘液或脓血,每日大便5~6次,肛门部坠胀感,此时首先应做检查是
- 一个旅游团,去舟山旅游,吃牡蛎后12~24小时后有6个人出现腹泻伴中等程度的腹痛,呕吐。大部分人出现水样便,有少数出现血便。粪便培养后镜检发现G-杆菌。引起该疾病最有可能的致病菌是
- 1个月男婴,因“大便次数增多伴便中带血7天”于8月3日入院。患儿系混合喂养儿,平时大便呈黄色稀糊状,达3〜5次/日。7天前大便次数增加到5〜6次/日,偶有黏液血丝,无发热,精神可,皮肤可见湿疹,粪便WBC3〜5个/HP,RBC5〜10个/HP。经第三代头孢霉素抗感染治疗3天后,便中黏液血丝消失,但腹泻没有改善,继续原治疗,近2天出现低热,食欲缺乏,精神萎靡,粪便中黏液血丝增多并见少许黏膜样物。患者大便次数增多伴便中带血的原因最可能是
- 1个月男婴,因“大便次数增多伴便中带血7天”于8月3日入院。患儿系混合喂养儿,平时大便呈黄色稀糊状,达3〜5次/日。7天前大便次数增加到5〜6次/日,偶有黏液血丝,无发热,精神可,皮肤可见湿疹,粪便WBC3〜5个/HP,RBC5〜10个/HP。经第三代头孢霉素抗感染治疗3天后,便中黏液血丝消失,但腹泻没有改善,继续原治疗,近2天出现低热,食欲缺乏,精神萎靡,粪便中黏液血丝增多并见少许黏膜样物。患者大便次数增多伴便中带血的原因最可能是患儿近2日发热、再次黏液血便出现,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 1个月男婴,因“大便次数增多伴便中带血7天”于8月3日入院。患儿系混合喂养儿,平时大便呈黄色稀糊状,达3〜5次/日。7天前大便次数增加到5〜6次/日,偶有黏液血丝,无发热,精神可,皮肤可见湿疹,粪便WBC3〜5个/HP,RBC5〜10个/HP。经第三代头孢霉素抗感染治疗3天后,便中黏液血丝消失,但腹泻没有改善,继续原治疗,近2天出现低热,食欲缺乏,精神萎靡,粪便中黏液血丝增多并见少许黏膜样物。患者大便次数增多伴便中带血的原因最可能是患儿近2日发热、再次黏液血便出现,首先考虑的诊断是目前采取的措施中,以下哪项不妥当
- 患者男性,49岁。6年前出现排便时出血,多为便纸上带血,时有鲜血附于粪便表现,无局部疼痛,无肿块脱出,往往于进食辛辣食物、大便硬结时发作和症状加重。体检:截石位,在齿状线上1cm,约7点处触及柔软团状肿块,无触痛,指套退出无染血。对于该患者的处理疗案中错误的是
- 患者女性,40岁,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粪便表面有时带血及黏液,伴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4次,时有排便不尽感,但无腹痛。曾于当地医院按“慢性细菌性痢疾”治疗无效。发病以来体重下降3kg。若患者术后7天出现下腹痛,体温升高达38.9℃,下腹部中度压痛、反跳痛,应高度怀疑术后出现了哪种并发症
- 患者,女,22岁。T39℃左右,持续9天,并一直腹泻黏液稀便,4~5次/天,伴腹痛、纳差、恶心、呕吐、时有咳嗽。查体示:肝、脾略肿大,腹部见玫瑰疹。血常规:WBC4.2x108/L,中性粒细胞0.70,淋巴细胞0.36,单核细胞0.04,便中可查出少量脓球和白细胞,但粪便培养未发现致病菌。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患者女性,40岁,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粪便表面有时带血及黏液,伴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4次,时有排便不尽感,但无腹痛。曾于当地医院按“慢性细菌性痢疾”治疗无效。发病以来体重下降3kg。对该患者术前作肠道准备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