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VTE风险还与肿瘤类型、辅助放化疗、静脉置管等因素相关,采取合适的预防措施,DVT相对风险可降低( )
- A: 55%~60%
- B: 50%~55%
- C: 40%~50%
- D: 50%~60%
- E: 55%~65%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年龄( )岁、恶性肿瘤、胃肠道疾病、重症及病理性肥胖患者等营养筛查风险高的患者,需要围手术期营养支持
- 女性,58岁,间歇无痛肉眼血尿2个月余。查体未发现异常。肾脏B超提示右肾中下极4.5cm低回声肿物,向肾外侧突出对该病人治疗时手术切除范围应包括该患者手术治疗时,应选择的手术方式手术中并未发现有肿瘤转移病灶,手术后还应该进行的治疗,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 男性,22岁,主因右大腿下端疼痛、肿账1个月。术前为评价化疗效果可进行的检查(提示:活检证实右股骨下段骨肉瘤,给予化疗2个疗程,准备手术治疗)应采用的手术方法是(提示:术前化疗评估反应良好,肿瘤缩小,周围形成骨壳)必须进行的后续治疗是(提示: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化疗肿瘤坏死率分级Ⅲ级)
- 患者女,47岁,主诉咽部不适、异物感1年,不伴疼痛及发热,无吞咽障碍及声撕,初诊见左咽侧隆起,鼻咽及喉部未见新生物。初步考虑可能的疾患是该患者如果出现左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及眼球内陷表明为明确诊断,可采用下述检查该患者经检查显示肿瘤为实质性包块,范围在颈部中段,界限明晰,包膜清楚,与周围大血管无直接关联,则下述诊断中最可能的是若该患者诊断为咽旁间隙肿瘤拟行手术治疗,最合适的手术径路是
- 患者女,47岁,主诉咽部不适、异物感1年,不伴疼痛及发热,无吞咽障碍及声撕,初诊见左咽侧隆起,鼻咽及喉部未见新生物。初步考虑可能的疾患是该患者如果出现左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及眼球内陷表明为明确诊断,可采用下述检查该患者经检查显示肿瘤为实质性包块,范围在颈部中段,界限明晰,包膜清楚,与周围大血管无直接关联,则下述诊断中最可能的是若该患者诊断为咽旁间隙肿瘤拟行手术治疗,最合适的手术径路是该患者若病情继续发展,有可能造成的功能障碍包括
- 患者女,67岁。大便呈扁状,进行性加重8个月,现出现大便排出困难,无疼痛,无血便。B超提示盆腔肿瘤。术中见盆腔腹膜外、直肠与阴道壁之间10cm*8cm肿块,包膜完整,与直肠有粘连,包膜内有渗出液。病理大体所见:碎组织,大者6cm*4cm*4cm,切面灰黄色,质地均匀,鱼肉样,质地软,有出血。镜下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组成,部分肿瘤细胞呈编状排列,细胞核杆状,胞质红染,核周有空泡,部分细胞围绕血管呈放射状排列,围绕血管的肿瘤细胞呈透明状。病理性核分裂象可见,核分裂象大于5/50HPF。免疫组化CD117强阳性,CD34弱阳性,S-100阴性,SM-actin阴性。对于该疾病,首选的治疗手段是
- 患者男,18岁,反复鼻腔、口腔出血2年,每次出血量约150〜250ml。检查:轻度贫血貌。血压114/63mmHg,HR87 次/分,HB7.8。鼻腔检查:左鼻腔后段可见淡红色新生物,表面有血迹,触之易出血。电子鼻咽镜检查:鼻咽部有约3cm×2.5cm×2cm新生物,表面可见血管纹。根据症状及体征,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为了解患者新生物的病变范围可行以下哪些检查为了手术安全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可采用以下哪些措施术前可做以下哪些检查以了解肿瘤的血供及肿瘤与颈部大血管的关系
- 男性,46岁。因行腰椎间盘手术卧床5天,左下肢突发肿胀、疼痛1天,体温37.5℃,并感胸闷、气短,有咳血。否认糖尿病、冠心病史及肿瘤病史。一般状况良好,血压135/80mmHg,心率88次/分。左下肢水肿明显,张力大,肢围增粗,腹股沟及腓肠肌压痛(+)。右下肢无肿胀,张力正常,双下肢无浅静脉曲张及色素沉着。双侧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患者初步诊断为
- 患者男,18岁,反复鼻腔、口腔出血2年,每次出血量约150〜250ml。检查:轻度贫血貌。血压114/63mmHg,HR87次/分,HB7.8。鼻腔检查:左鼻腔后段可见淡红色新生物,表面有血迹,触之易出血。电子鼻咽镜检查:鼻咽部有约3cm×2.5cm×2cm新生物,表面可见血管纹。根据症状及体征,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为了解患者新生物的病变范围可行以下哪些检查为了手术安全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可采用以下哪些措施术前可做以下哪些检查以了解肿瘤的血供及肿瘤与颈部大血管的关系对患者应采用的正确治疗方法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