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的描述是
- A: 大部分肿瘤细胞为较成熟的淋巴细胞
- B: 高度恶性
- C: 形成滤泡结构
- D: 不引起肝、脾肿大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骨髓象显示,原始粒细胞I型+Ⅱ型(原始单核细胞+幼稚单核细胞或者原始淋巴细胞+幼稚淋巴细胞)小于或等于5%,红细胞及巨核细胞正常。上述特征符合
- 患者,女性,36岁,右颈部淋巴结肿大1个月。病理检查符合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镜下可见淋巴结转移癌灶中淀粉样物质沉积,瘤细胞为大小、形态较一致的上皮样细胞、梭形细胞,呈片状或束状排列;首先考虑的原发癌灶是
- 一肝炎患者做肝穿刺活检,镜下见肝细胞点状坏死,汇管区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及轻度纤维组织增生,肝小叶结构完整。上述病变符合
- 一肝炎患者作肝穿刺活检,镜下见肝细胞点状坏死,汇管区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及轻度纤维组织增生,肝小叶结构完整。上述病变符合
- 女,25岁。近2周来食欲不振,恶心,乏力,皮肤巩膜黄染,肝区疼痛。肝功能检查:ALT100U/L,血总胆红素43μmol/L。HBsAg(+)。肝穿刺病理学检查见弥漫性肝细胞水肿,肝细胞点状坏死,肝小叶内淋巴细胞浸润,Kupffer细胞增生。该病理改变符合
- 女性,25岁,近2周来,食欲不振,恶心,乏力,皮肤、巩膜黄染。肝区疼痛肝功检查:ALT100U,血总胆红素18mg%,HBsAg(+)。肝穿刺检查,组织学改变有:弥漫性肝细胞水肿,Kupffer细胞增生,局灶性肝细胞脂肪变性,肝小叶内淋巴细胞浸润,肝细胞点灶状坏死,病变符合
- 男性,40岁。逐渐乏力、心慌2个月来诊,病后偶有上腹部不适,进食正常,体重略有下降,大小便正常,既往体健。查体:贫血貌,皮肤未见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心肺腹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化验Hb78g/L,MCV75fl,MCHC29%,WBC7.2×109/L,分类见中性粒细胞70%,淋巴细胞30%,Plt260×109/L。粪便隐血阳性。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下列检查中,对诊断意义最小的是下列符合该患者铁代谢异常的结果是
- 10岁男孩,因反复发热、面色苍白、双下肢疼痛1个月余来诊。查体:面色苍黄,皮肤有散在瘀点、瘀斑,双侧颈部浅触及肿大淋巴结,心肺(-),肝肋下5.0cm,脾肋下4.0cm,胸骨压痛阳性。血常规示 Hb 76g/L,WBC 25×109/L,中性粒细胞14%,淋巴细胞82%,PLT 40×109/L。血涂片示原始及幼稚细胞4%,直径小于12μm,核圆,偶有凹陷,折叠,核质粒粗,核仁1~2个,较小,胞质少,浆内无明显颗粒,过氧化酶染色阴性。血沉50mm/h,细胞遗传学示有48条染色体。分子遗传学发现有ETV6-CBFA2融合基因。下列骨髓象与上述诊断相符的是
- 10岁男孩,因反复发热、面色苍白、双下肢疼痛1个月余来诊。查体:面色苍黄,皮肤有散在瘀点、瘀斑,双侧颈部浅触及肿大淋巴结,心肺(-),肝肋下5.0cm,脾肋下4.0cm,胸骨压痛阳性。血常规示 Hb 76g/L,WBC 25×109/L,中性粒细胞14%,淋巴细胞82%,PLT 40×109/L。血涂片示原始及幼稚细胞4%,直径小于12μm,核圆,偶有凹陷,折叠,核质粒粗,核仁1~2个,较小,胞质少,浆内无明显颗粒,过氧化酶染色阴性。血沉50mm/h,细胞遗传学示有48条染色体。分子遗传学发现有ETV6-CBFA2融合基因。下列骨髓象与上述诊断相符的是按上述资料,应属于的类型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