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细胞大于10%,单核细胞小于10%的是()
- A: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
- B: 急性原始粒细胞白血病,未成熟型
- C: 急性原始粒细胞白血病,成熟型
- D: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尿沉渣涂片内可见一些细胞为多边形,略大于白细胞1/3,内含一个大而圆的核,胞质内含有一些不规则的颗粒,过氧化酶染色阴性。该细胞可能是
- 患者男性,31岁,因发热、牙龈出血、黑便1周入院,皮肤黏膜散在大片瘀斑,Hb68g/L,WBC1.2×109/L,幼稚细胞50%,血小板23×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异型幼稚细胞80%,细胞较大且不规则,胞质内有较多大小不等颗粒,有的重叠于细胞核上,并可见成堆棒状小体,过氧化物酶染色强阳性,应诊断为
- 女性,26岁,间歇性牙龈出血伴月经过多1年。体检:双下肢可见散在出血点及紫癜,肝、脾不大。血红蛋白120g/L,红细胞4.6×1012/L,白细胞5.5×109/L,分类正常,血小板25×109/L。若确诊首先应进行若骨髓穿刺结果示:骨髓增生活跃,粒:红等于3:1,颗粒巨核细胞及以上阶段的原始巨核细胞或幼稚巨核细胞明显增生,而产血小板巨核细胞明显减少,则最符合的诊断为
- 2岁男孩,发热、乏力1周入院。查体:T 38.5℃,面色苍黄,四肢躯干可见大小不一皮肤出血点及瘀斑,压之不褪色,略高出皮面,双领下、右侧颈部可触及数个黄豆大小淋巴结,无粘连及触痛,牙龈苍白,咽部轻度充血,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肝肋下4cm,脾肋下约3cm,质软。血常规示 WBC 2.7×109/L,淋巴细胞55.8%,中性粒细胞25.2%,Hb 60g/L,PLT 6×109/L,见幼稚淋巴细胞。骨髓检查见原始加幼稚细胞大于85%,此类细胞以大细胞为主,大小一致,胞质有空泡。最可能的诊断是
- 患儿,5岁,于夏季发热,2~3天,2小时前抽搐1次,居住处蚊子多,体温39℃,嗜睡,颈有抵抗,四肢紧张,心肺无异常。血白细胞数20×l09/L,中 性粒细胞0.69,腹壁反射迟钝。哪种诊断可能性最大
- 女性,26岁,间歇性牙龈出血伴月经过多1年。体检:双下肢可见散在出血点及紫癜,肝、脾不大。血红蛋白120g/L,红细胞4.6×1012/L,白细胞5.5×109/L,分类正常,血小板25×109/L。若确诊首先应进行若骨髓穿刺结果示:骨髓增生活跃,粒:红等于3:1,颗粒巨核细胞及以上阶段的原始巨核细胞或幼稚巨核细胞明显增生,而产血小板巨核细胞明显减少,则最符合的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要点不包括
- 患者,女性,42岁。双侧颈部肿块1个月,近几日感觉吞咽困难。查体:T3及T4略低于正常值,甲状腺扫描表现为冷结节样,血清抗TG及抗微粒体抗体(ATMA)阳性;双侧甲状腺结节样肿大,质硬韧,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手术切除部分组织做病理。镜下组织内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形成明显的淋巴滤泡,并见有少量的浆细胞、组织细胞、免疫母细胞及多核巨细胞,可见有部分不规则小滤泡,滤泡上皮细胞增大,胞质丰富、显嗜酸性颗粒状,间质纤维组织增生。该患者最可能是
- 男性,68岁,发热1周。查体:贫血貌,无肝、脾、淋巴结肿大,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2×109/L,血小板45×109/L。确诊最有价值的检查是骨髓检查原粒细胞占50%,治疗首选不常用于本病治疗的药物是
- 2岁男孩,发热、乏力1周入院。查体:T 38.5℃,面色苍黄,四肢躯干可见大小不一皮肤出血点及瘀斑,压之不褪色,略高出皮面,双领下、右侧颈部可触及数个黄豆大小淋巴结,无粘连及触痛,牙龈苍白,咽部轻度充血,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肝肋下4cm,脾肋下约3cm,质软。血常规示 WBC 2.7×109/L,淋巴细胞55.8%,中性粒细胞25.2%,Hb 60g/L,PLT 6×109/L,见幼稚淋巴细胞。骨髓检查见原始加幼稚细胞大于85%,此类细胞以大细胞为主,大小一致,胞质有空泡。最可能的诊断是如果是白血病,最可能的类型是
- 男性,60岁。乏力,疲倦半年,1个月来低热、纳差来门诊。体检:轻度贫血貌,颈部可扪及多个蚕豆大小淋巴结,质硬无压痛,肝未扪及,脾肋下2cm。化验: Hb 81g/L,WBC 4×109/L,PLT 125×109/L,分类中性粒细胞0.22(22%),淋巴细胞0.75(75%),单核细胞0.03(3%),网织红细胞0.12( 12% ),CoombS试验(+)。按照Rai分期法,本例临床分期属于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