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搜题
登录
搜索
血清与血浆最重要的区别是
A: 血清中缺乏凝血因子Ⅰ
B: 血清中含有大量的清蛋白
C: 血清中缺乏球蛋白
D: 血浆中缺乏某些凝血因子
E: 血浆中含有血小板释放物
答案:
查看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血清与血浆的最主要区别在于血清缺乏
血清与血浆的最主要区别在于血清缺乏__
女,65岁,腰痛6个月,脊椎正侧位X线片见L
3
、L
4
呈压缩性骨折,骨髓检查见浆细胞35%,有双核、三核浆细胞和火焰状浆细胞,血清蛋白电泳见β与γ之间有一M带。其异常免疫球蛋白类型最可能的是
男性,56岁,进行性贫血1年,剧烈腰痛3个月,查血红蛋白89g/L,白细胞3.4×10
9
/L,血小板68×10
9
/L,ESR180mm/h,尿蛋白(++),骨髓异常浆细胞54%,血清蛋白电泳出现M蛋白。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如行X线检查,最有诊断意义的是生化改变下列哪项不符合与诊断不符的血液学改变是
男性,14岁,自幼常见皮下瘀斑,皮肤碰破后出血不止。5岁时做扁桃体手术出血,曾输注新鲜血浆400ml。8岁时曾行关节腔穿刺抽出积血。查体时身高1.32m,跛行,双侧膝关节已变形。血常规检验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在正常范围内,出血时间(Duke法)4分钟;凝血时间(普通试管法)18min;APTT(手工法)60秒(正常对照42秒);PT15秒(正常对照11秒)。其叔父幼年时也有类似症状。本病可初步怀疑为患者STGT35秒(正常对,照14秒),可被正常新鲜血浆及硫酸钡吸附血浆纠正,加血清不能纠正。疾病类型及所缺陷因子为本病产前诊断的最佳指标为与本病关系最密切也最需要鉴别的疾病为
男性,20岁,因乏力、纳差1个月,尿少、浮肿及高血压1周,实验室检查发现贫血,血尿、蛋白尿,补体C
3
正常,血肌酐和尿素氮均升高,B超双肾增大,临床诊断为“急性肾衰竭”如果血清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阳性,下列疾病中最可能的是如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均阴性,下列疾病最可能的是与急进性肾炎预后不相关的因素关于血浆置换疗法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男性,20岁。因乏力、食欲缺乏1个月,尿少、水肿及高血压1周,实验室检查发现贫血,血尿、蛋白尿,补体正常,血肌酐和尿素氮均升高,B超双肾增大,临床诊断为“急性肾衰竭”。如果血清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阳性,最可能是如抗肾小球墓底膜抗体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均阴性,可能是与急进性肾炎预后不相关的因素是关于血浆置换疗法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男性,20岁,因乏力、纳差1个月,尿少、浮肿及高血压1周,实验室检查发现贫血,血尿、蛋白尿,补体C
3
正常,血肌酐和尿素氮均升高,B超双肾增大,临床诊断为“急性肾衰竭”如果血清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阳性,下列疾病中最可能的是如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均阴性,下列疾病最可能的是与急进性肾炎预后不相关的因素
男性,20岁。因乏力、食欲缺乏1个月,尿少、水肿及高血压1周,实验室检查发现贫血,血尿、蛋白尿,补体正常,血肌酐和尿素氮均升高,B超双肾增大,临床诊断为“急性肾衰竭”。如果血清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阳性,最可能是如抗肾小球墓底膜抗体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均阴性,可能是与急进性肾炎预后不相关的因素是关于血浆置换疗法的作用,不正确的是急进性肾炎I型进展至终末期肾衰后,可行肾移植的时间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
不再提醒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