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每次调整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品种结构后向相关部门备案的时间是
- A: 15日
- B: 30日
- C: 3个月
- D: 6个月
- E: 12个月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某综合性医疗机构排放经消毒处理后的污水,其水质检测结果为:粪大肠菌群小于等于900MPN/L,氯化法总余氯小于3.5mg/L,消毒接触时间大于等于1.0小时,未检出肠道致病菌。经调查发现该医疗机构用氯化法消毒污水,经一级处理的污水加氯量为10〜20mg/L;经二级处理的污水加氯量为15〜25mg/L。该医疗机构污水的日常监测方法为:每日检测总余氯一次,每月检测粪大肠杆菌一次,未检测肠道致病菌。该医疗机构所排放污水中未达到《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中的标准值的指标是该医疗机构用氯化法消毒污水的加氯量错误,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该医疗机构对污水消毒效果进行日常监测,正确做法应该是
- 某综合性医疗机构排放经消毒处理后的污水,其水质检测结果为:粪大肠菌群小于等于900MPN/L,氯化法总余氯小于3.5mg/L,消毒接触时间大于等于1.0小时,未检出肠道致病菌。经调查发现该医疗机构用氯化法消毒污水,经一级处理的污水加氯量为10〜20mg/L;经二级处理的污水加氯量为15〜25mg/L。该医疗机构污水的日常监测方法为:每日检测总余氯一次,每月检测粪大肠杆菌一次,未检测肠道致病菌。该医疗机构所排放污水中未达到《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中的标准值的指标是
- 某综合性医疗机构排放经消毒处理后的污水,其水质检测结果为:粪大肠菌群小于等于900MPN/L,氯化法总余氯小于3.5mg/L,消毒接触时间大于等于1.0小时,未检出肠道致病菌。经调查发现该医疗机构用氯化法消毒污水,经一级处理的污水加氯量为10〜20mg/L;经二级处理的污水加氯量为15〜25mg/L。该医疗机构污水的日常监测方法为:每日检测总余氯一次,每月检测粪大肠杆菌一次,未检测肠道致病菌。该医疗机构所排放污水中未达到《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中的标准值的指标是该医疗机构用氯化法消毒污水的加氯量错误,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 在某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有专家谈到“……对每一组不同级别的病种分别制定不同的定额支付标准,并向医院一次性支付。其有利于医疗机构缩短住院天数,控制住院费用,减少诱导性医疗费用的支出。并能促使医疗机构不断提高诊疗水平,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请问专家在会上描述的是什么支付方式的优点
- 在某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有专家谈到“……对每一组不同级别的病种分别制定不同的定额支付标准,并向医院一次性支付。其有利于医疗机构缩短住院天数,控制住院费用,减少诱导性医疗费用的支出。并能促使医疗机构不断提高诊疗水平,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请问专家在会上描述的是哪种支付方式的优点
-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应当要求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门(急)诊癌症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每()复诊或者随诊一次
- 针对抗原检测阴性人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予以对症治疗、嘱其居家观察,自就诊当日起连续( )天每天进行一次抗原检测,避免社交活动,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
- 床位不满100张的医疗机构,其《医疗机构许可证》多长时间校验一次
- 设置医疗机构应当符合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由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