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治疗的核素是
- A: 89Sr
- B: 153Sm-EDTMP
- C: 186Re-HEDP
- D: 32P
- E: 90Y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患者,女性,40岁。面部、上肢等部位散在分布暗红色的坚韧丘疹、结节,表面光滑、境界清楚,组织病理学示:真皮内上皮样细胞肉芽肿,可见上皮样细胞裸结节,无干酪样坏死。 以下药物一般不用于本病的治疗的是
- 患者,男性,50岁,职员。阴囊及双侧腹股沟反复发作红斑、水疱、糜烂及结痂3年。患者3年前于夏季双侧腹股沟起红斑、小水疱,摩擦后水疱破溃糜烂伴瘙痒,当地医院曾诊断“股癣”,予以多种抗真菌药(药名不详)外用,皮疹稍有好转,但始终不能治愈。3年来患者每于夏季皮疹加重伴瘙痒,冬季减轻,反复外用抗真菌药膏治疗,红斑及糜烂面逐渐扩大,并延及大部分阴囊表面。患者既往有乙肝史,家族史不详,院外行多次皮损真菌检查阴性。查体:一般情况尚可,各系统检查无特殊。专检:双侧腹股沟及阴囊两侧贴近腹股沟处见弥漫性红斑、大片糜烂面,表面附着灰白色鳞屑及无垢性结痂,边缘小水疱。双侧腋窝无皮疹。皮损真菌镜检与培养阴性,疱液细菌学检查阴性,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肿瘤全套检查均无异常。皮肤组织病理检查:基底层上见棘层松解、裂隙形成,裂隙内成群的棘层松解细胞似“倒塌的砖墙”,真皮乳头向上伸长突入疱腔形成“绒毛”。直接免疫荧光检查阴性。 本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可能涉及以下因素
- 患者,男性,50岁,职员。阴囊及双侧腹股沟反复发作红斑、水疱、糜烂及结痂3年。患者3年前于夏季双侧腹股沟起红斑、小水疱,摩擦后水疱破溃糜烂伴瘙痒,当地医院曾诊断“股癣”,予以多种抗真菌药(药名不详)外用,皮疹稍有好转,但始终不能治愈。3年来患者每于夏季皮疹加重伴瘙痒,冬季减轻,反复外用抗真菌药膏治疗,红斑及糜烂面逐渐扩大,并延及大部分阴囊表面。患者既往有乙肝史,家族史不详,院外行多次皮损真菌检查阴性。查体:一般情况尚可,各系统检查无特殊。专检:双侧腹股沟及阴囊两侧贴近腹股沟处见弥漫性红斑、大片糜烂面,表面附着灰白色鳞屑及无垢性结痂,边缘小水疱。双侧腋窝无皮疹。皮损真菌镜检与培养阴性,疱液细菌学检查阴性,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肿瘤全套检查均无异常。皮肤组织病理检查:基底层上见棘层松解、裂隙形成,裂隙内成群的棘层松解细胞似“倒塌的砖墙”,真皮乳头向上伸长突入疱腔形成“绒毛”。直接免疫荧光检查阴性。 本病的防治措施包括
- 患者,男性,50岁,职员。阴囊及双侧腹股沟反复发作红斑、水疱、糜烂及结痂3年。患者3年前于夏季双侧腹股沟起红斑、小水疱,摩擦后水疱破溃糜烂伴瘙痒,当地医院曾诊断“股癣”,予以多种抗真菌药(药名不详)外用,皮疹稍有好转,但始终不能治愈。3年来患者每于夏季皮疹加重伴瘙痒,冬季减轻,反复外用抗真菌药膏治疗,红斑及糜烂面逐渐扩大,并延及大部分阴囊表面。患者既往有乙肝史,家族史不详,院外行多次皮损真菌检查阴性。查体:一般情况尚可,各系统检查无特殊。专检:双侧腹股沟及阴囊两侧贴近腹股沟处见弥漫性红斑、大片糜烂面,表面附着灰白色鳞屑及无垢性结痂,边缘小水疱。双侧腋窝无皮疹。皮损真菌镜检与培养阴性,疱液细菌学检查阴性,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肿瘤全套检查均无异常。皮肤组织病理检查:基底层上见棘层松解、裂隙形成,裂隙内成群的棘层松解细胞似“倒塌的砖墙”,真皮乳头向上伸长突入疱腔形成“绒毛”。直接免疫荧光检查阴性。 依据病史、皮疹特点及辅助检查,本病的诊断为
- 患者,男性,50岁,职员。阴囊及双侧腹股沟反复发作红斑、水疱、糜烂及结痂3年。患者3年前于夏季双侧腹股沟起红斑、小水疱,摩擦后水疱破溃糜烂伴瘙痒,当地医院曾诊断“股癣”,予以多种抗真菌药(药名不详)外用,皮疹稍有好转,但始终不能治愈。3年来患者每于夏季皮疹加重伴瘙痒,冬季减轻,反复外用抗真菌药膏治疗,红斑及糜烂面逐渐扩大,并延及大部分阴囊表面。患者既往有乙肝史,家族史不详,院外行多次皮损真菌检查阴性。查体:一般情况尚可,各系统检查无特殊。专检:双侧腹股沟及阴囊两侧贴近腹股沟处见弥漫性红斑、大片糜烂面,表面附着灰白色鳞屑及无垢性结痂,边缘小水疱。双侧腋窝无皮疹。皮损真菌镜检与培养阴性,疱液细菌学检查阴性,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肿瘤全套检查均无异常。皮肤组织病理检查:基底层上见棘层松解、裂隙形成,裂隙内成群的棘层松解细胞似“倒塌的砖墙”,真皮乳头向上伸长突入疱腔形成“绒毛”。直接免疫荧光检查阴性。依据病史、皮疹特点及辅助检查,本病的诊断为本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可能涉及以下因素
- 患者,男性,50岁,职员。阴囊及双侧腹股沟反复发作红斑、水疱、糜烂及结痂3年。患者3年前于夏季双侧腹股沟起红斑、小水疱,摩擦后水疱破溃糜烂伴瘙痒,当地医院曾诊断“股癣”,予以多种抗真菌药(药名不详)外用,皮疹稍有好转,但始终不能治愈。3年来患者每于夏季皮疹加重伴瘙痒,冬季减轻,反复外用抗真菌药膏治疗,红斑及糜烂面逐渐扩大,并延及大部分阴囊表面。患者既往有乙肝史,家族史不详,院外行多次皮损真菌检查阴性。查体:一般情况尚可,各系统检查无特殊。专检:双侧腹股沟及阴囊两侧贴近腹股沟处见弥漫性红斑、大片糜烂面,表面附着灰白色鳞屑及无垢性结痂,边缘小水疱。双侧腋窝无皮疹。皮损真菌镜检与培养阴性,疱液细菌学检查阴性,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肿瘤全套检查均无异常。皮肤组织病理检查:基底层上见棘层松解、裂隙形成,裂隙内成群的棘层松解细胞似“倒塌的砖墙”,真皮乳头向上伸长突入疱腔形成“绒毛”。直接免疫荧光检查阴性。依据病史、皮疹特点及辅助检查,本病的诊断为本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可能涉及以下因素本病的防治措施包括
- 患者,女性,40岁。面部、上肢等部位散在分布暗红色的坚韧丘疹、结节,表面光滑、境界清楚,组织病理学示:真皮内上皮样细胞肉芽肿,可见上皮样细胞裸结节,无干酪样坏死。 该患者诊断应首先考虑以下不是本病的临床特点的是以下药物一般不用于本病的治疗的是
- 患者,男性,40岁,农民。颜面、胸背部反复发作的红色丘疹、小脓疱6个月。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于颜面部出现红色丘疹及小脓疱,偶觉瘙痒或刺痛感,数天后蔓延至前胸和后背。当地医院曾诊断过“脂溢性湿疹、螨皮炎、面癣”等,使用过“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抗生素软膏、抗真菌乳膏及口服甲硝唑”等治疗,皮疹可好转或消退,但停药后又复发,且无明显的季节性。近1个月来皮疹加重,外用药膏无效。患者平日体健,无药物过敏史及传染病史,发病以来也无发热等全身症状。查体:一般情况尚可,各系统检查无特殊。专检:面颊、下颏部及上胸背部见大小不等、边界较清的红色丘疹,其上有与毛囊一致的粟粒状脓疱,呈环形排列,周围糠状鳞屑。辅助检查:血常规界WBC 1.0×109/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为10.0%,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1.29×109/L。皮肤组织病理:毛囊口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毛囊漏斗部见多数嗜酸性粒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浸润。真皮血管及皮脂腺周围有大量嗜酸性、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少许组织细胞混合性浸润,并在皮脂腺内形成脓肿。脓疱液细菌培养阴性,皮屑真菌镜检与培养阴性,毛囊虫多次检查阴性。 依据病史、皮疹特点及辅助检査,本病的诊断为
- 患者,男性,40岁,农民。颜面、胸背部反复发作的红色丘疹、小脓疱6个月。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于颜面部出现红色丘疹及小脓疱,偶觉瘙痒或刺痛感,数天后蔓延至前胸和后背。当地医院曾诊断过“脂溢性湿疹、螨皮炎、面癣”等,使用过“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抗生素软膏、抗真菌乳膏及口服甲硝唑”等治疗,皮疹可好转或消退,但停药后又复发,且无明显的季节性。近1个月来皮疹加重,外用药膏无效。患者平日体健,无药物过敏史及传染病史,发病以来也无发热等全身症状。查体:一般情况尚可,各系统检查无特殊。专检:面颊、下颏部及上胸背部见大小不等、边界较清的红色丘疹,其上有与毛囊一致的粟粒状脓疱,呈环形排列,周围糠状鳞屑。辅助检查:血常规界WBC 1.0×109/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为10.0%,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1.29×109/L。皮肤组织病理:毛囊口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毛囊漏斗部见多数嗜酸性粒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浸润。真皮血管及皮脂腺周围有大量嗜酸性、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少许组织细胞混合性浸润,并在皮脂腺内形成脓肿。脓疱液细菌培养阴性,皮屑真菌镜检与培养阴性,毛囊虫多次检查阴性。依据病史、皮疹特点及辅助检查,本病的诊断为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