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2时,激发光和发射光波长分别是
- A: 440nm和525nm
- B: 450nm和550nm
- C: 480nm和530nm
- D: 490nm和525nm
- E: 445nm和540nm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在温度对荧光分析的影响中,说法正确的是
- 采用荧光法测定维生素B2时,须预先分离净化后,在一定波长下测定荧光强度,进行分离净化时应采用的物质是
- X线对三维空间的被照体进行照射,形成载有被照体信息成分的强度不均匀分布。此阶段信息形成的质与量,取决于被照体因素(原子序数、密度、厚度)和射线因素(线质、线量、散射线)等。将不均匀的X线强度分布,通过增感屏转换为二维的荧光强度分布,再传递给胶片形成银颗粒的分布(潜影形成);经显影加工处理成为二维光学密度的分布。此阶段的信息传递转换功能取决于荧光体特性、胶片特性及显影加工条件。此阶段是把不可见的X线信息影像转换成可见密度影像的中心环节。X线使胶片感光形成潜影是利用了X线的
- X线对三维空间的被照体进行照射,形成载有被照体信息成分的强度不均匀分布。此阶段信息形成的质与量,取决于被照体因素(原子序数、密度、厚度)和射线因素(线质、线量、散射线)等。将不均匀的X线强度分布,通过增感屏转换为二维的荧光强度分布,再传递给胶片形成银颗粒的分布(潜影形成);经显影加工处理成为二维光学密度的分布。此阶段的信息传递转换功能取决于荧光体特性、胶片特性及显影加工条件。此阶段是把不可见的X线信息影像转换成可见密度影像的中心环节。被照体信息成分的强度不均匀分布称为
- 男性,35岁。双下肢水肿2周。查体:血压130/80mmHg,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尿常规:蛋白(++++),红细胞(++)。Scr122μmol/L,血浆白蛋白28g/L。肾穿刺进行免疫荧光检测,沿基底膜呈颗粒橙红色荧光的是为了进一步明确分型,对肾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选择最敏感的生物素-抗生物素方法
- X线对三维空间的被照体进行照射,形成载有被照体信息成分的强度不均匀分布。此阶段信息形成的质与量,取决于被照体因素(原子序数、密度、厚度)和射线因素(线质、线量、散射线)等。将不均匀的X线强度分布,通过增感屏转换为二维的荧光强度分布,再传递给胶片形成银颗粒的分布(潜影形成);经显影加工处理成为二维光学密度的分布。此阶段的信息传递转换功能取决于荧光体特性、胶片特性及显影加工条件。此阶段是把不可见的X线信息影像转换成可见密度影像的中心环节。被照体因素(原子序数、密度、厚度)所形成的对比度称为
- 患者男,24岁,“反复发作肉眼血尿1个月,尿少浮肿半个月,咯血2天”人院。查体:BP160/90mmHg,双肺呼吸音粗,肺底可闻及湿啰音。双下肢浮肿。辅助检查:尿常规示Pr(++),RBC20~25/HP,血常规示中度贫血,抗GBM抗体(+),ANCA(-)。如果肾脏病理示:免疫荧光IgG(++),IgA(-),IgM(+),C3(++),C1q(-),Alb(-),IgG和C3呈光滑线条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分布,光镜示新月体肾炎,确定诊断为
- X线对三维空间的被照体进行照射,形成载有被照体信息成分的强度不均匀分布。此阶段信息形成的质与量,取决于被照体因素(原子序数、密度、厚度)和射线因素(线质、线量、散射线)等。将不均匀的X线强度分布,通过增感屏转换为二维的荧光强度分布,再传递给胶片形成银颗粒的分布(潜影形成);经显影加工处理成为二维光学密度的分布。此阶段的信息传递转换功能取决于荧光体特性、胶片特性及显影加工条件。此阶段是把不可见的X线信息影像转换成可见密度影像的中心环节。射线因素(线质、线量、散射线)对影像信息的影响正确的是
- 女性,26岁,反复口腔溃疡、关节痛2年,伴光敏感,2周前出现双下肢水肿。化验:尿Rt:Pro(+++),RBC10~20个/HP,血ANA(+)。肾穿刺病理:系膜细胞及基质轻度增生,内皮细胞增生,内皮下及上皮下嗜复红蛋白沉积,部分新月体形成。免疫荧光检查:IgA(++),IgG(+++),IgM(+++),C1q(++),C3(++)。诊断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