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表现为
- A: 正虚感邪
- B: 影响病位
- C: 决定发病
- D: 正虚生邪
- E: 决定证候性质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1岁女婴因受凉后发热、咳嗽、气促3天,加剧1天而就诊。查体:体温39.2℃,脉搏180次/分,呼吸72次/分,极度烦躁,发绀,三凹征明显,双肺散在中、细湿啰音,心音钝,肝在右肋下4cm。入院后急抽血查电解质,其结果为:血清钾2.5mmol/L,血清钙2mmol/L。若考虑支气管肺炎,在病史与体格检查中最有意义的指征是宜先给该患儿入院第2天嗜睡、呕吐、抽搐,脑脊液压力稍高,细胞数100×106/L,糖、蛋白质、氯化物均正常。该患儿可能并发
- 患者女,40岁。因突起腹中部疼痛发作伴血便3天入院。腹痛为阵发性,伴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起病后曾解黏液血便3次。患者于1个月前腹痛开始反复发作,伴解黏液血便,腹痛发作时,自感有“气块”在腹内串动。体查:消瘦、贫血貌,腹稍胀,全腹软,无局限性压痛及肌紧张,下腹正中可扪及10cm*6cm肿块,坚韧,轻压痛,上下可以推动,肠鸣音活跃,音调稍高。在剖腹探查中发现患者为右半结肠肿块,其手术原则是
- 1岁女婴因受凉后发热、咳嗽、气促3天,加剧1天而就诊。体査:体温39.2℃,脉搏180次/分,呼吸72次/分,极度烦躁,发绀,三凹征明显,双肺散在中、细湿啰音,心音低钝,肝在右肋下4cm。入院后急抽血查电解质,其结果为:血清钾2.5mmol/L,血清转2mmol/L。若考虑支气管肺炎,在病史与体格检査中最有意义的指征是宜先给的药物治疗该患儿入院第2天嗜睡、呕吐、抽搐,脑脊液压力稍高,细胞数10×106/L,糖、蛋白质、氯化物均正常该患儿可能并发
- 刘女士卵巢癌晚期病人,住院后已无法手术,行化疗保守治疗,护士在为其进行护理过程中,常会遭受到刘女士的无端抱怨,并经常看到刘女士家属送来的饭菜不满意,发脾气。刘女士此时正处心理反应的哪一时期
- 1岁男孩,发热,咳嗽,气促1周,近一天惊厥4次,意识不清,查体:嗜睡,双眼凝视,球结膜水肿,前囟隆起、双肺散在中细湿啰音,脑膜刺激征阳性,巴氏征阳性,脑脊液除压力增高外.其他均正常,根据病例诊断最大的可能是( )。
- 女性,42岁。以“发作性喘息、咳嗽20年,加重2天”为主诉住院。伴有胸闷、心悸,夜间发作明显,影响睡眠,既往有过敏性鼻炎,体检:患者神志清楚,呼吸急促,R25次/min,口唇发绀。两肺满布哮鸣音,心率124次/min,律齐。动脉血气分析提示:PaO271mmHg,PaCO227mmHg,pH 7.31。正确的治疗方案有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口唇发绀加重、出现神志淡漠,呼吸困难呈端坐位,三凹症,复查动脉血气PaCO2升高至88mmHg,BP 85/55mmHg。此时应采取的措施为危重度哮喘患者的临床表现,下列正确的是[提示]机械通气后,患者曾病情好转,神志转清、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在病程中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心率加快,氧饱和度下降至75%,查体:颈部皮肤有握雪感。患者最可能存在的并发症是
- 女性,30岁,哮喘史11年,近1年来反复发作,午夜或清晨时易发作,春季和梅雨季节尤其好发。体检;一般可,叙述病史连贯而无气急,两肺散在哮鸣音哮喘防治指南明确提出哮喘治疗中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首选给药途径是关于哮喘的吸入疗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 倪某,男,37岁。以气短为主诉来诊,胸片示左侧大量积液,收入院治疗。为明确诊断病因,首选的检查是该病人卧床休息时较为舒适的卧位是下列哪项不是此病人行胸腔穿刺的目的医生为其进行胸腔穿刺过程中,病人突然感觉头晕、心悸、冷汗、面色苍白、脉细、四肢发凉。针对病人在胸腔穿刺过程中出现的反应,其处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陈某,男,24岁,身高180cm,体重54kg,既往体健,公司职员。在与同事说笑时突然感到左侧胸部一阵撕裂样痛,随之感到胸闷和轻微呼吸困难,即到医院急诊。身体评估:体温37.0℃,脉搏100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120/80mmHg。气管居中,左侧肋间隙比右侧稍宽,无语颤减弱;左侧胸部叩诊过清音,心浊音界在正常范围。根据现有资料,此病人最有可能发生的疾病是医生在看完病人的X线胸片后明确了上述诊断,此X胸片上最有可能看到的征象是病人在急诊室等待床位时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加重,口唇发绀,呼吸36次/分,SaO289%,X胸片提示左肺压缩50%,此时,气胸线到左侧胸壁的距离为下列抢救措施中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