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搜题
登录
搜索
胞体直径10~18μm,核染色质粗颗粒状、排列紧密、分布不均、有明显厚实感,核仁1~2个、清晰,核膜清楚、胞质很少、亮蓝色,仅环于核周
A: 早幼粒细胞
B: 原始红细胞
C: 原始淋巴细胞
D: 浆细胞
E: 原始粒细胞
答案:
查看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胞体直径10~18μm,核染色质细致,颗粒状排列均匀、平坦,核仁2~5个,界限清楚,胞质淡蓝色,着色均匀浅淡
男性,5岁。头晕乏力10个月,近1个月加重,伴发热。查体:体温38.3℃,贫血貌,周身散在瘀斑,颈部可触及肿大淋巴结2枚,直径1cm。实验室检查:Hb52g/L,WBC2.2×10
9
/L,PLT40×10
9
/L,外周血涂片可见有核红细胞,并可见巨大红细胞及巨大血小板。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男性,8岁,右手外伤后感染,右腋窝出现肿块,疼痛,伴发热、头痛2日。查体:T39℃,右侧腋窝有一4cm直径大小的肿块,质韧、压痛、无波动感,皮肤红、肿、热。白细胞15×10
9
/L,中性粒细胞0.89。该患者应考虑为
男性,5岁。头晕乏力10个月,近1个月加重,伴发热。查体:体温38.3℃,贫血貌,周身散在瘀斑,颈部可触及肿大淋巴结2枚,直径1cm。实验室检查:Hb52g/L,WBC2.2×10
9
/L,PLT40×10
9
/L,外周血涂片可见有核红细胞,并可见巨大红细胞及巨大血小板。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为了明确诊断,需要做的检查是
患者男,45岁。背部硬块疼痛10天,并伴有畏寒、发热。查体:体温38.7℃,右肩胛部见一直径约4cm的圆形红肿斑块,中央见数个小脓栓,浅表破溃,挤压见少量脓性液体渗出,明显压痛,无波动感。血常规:WBC 14*10
9
/L,中性粒细胞90%。关于该患者治疗原则错误的是
男35岁。高热,右上腹痛8天。体检:急性病容,体温39℃,巩膜黄染,右上腹压痛,肝肿大;实验室检查:WBC18×10
9
/L,中性粒细胞90%,B超检查提示肝右前叶直径10cm脓肿。肝脓肿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机制主要是
患者男,48岁。10分钟前热水浴后躯干、四肢出现直径约2~4mm的圆形丘疹性风团,自行外用药治疗,未见好转,皮疹扩大,伴有瘙痒烧灼。查体:T36.9℃,躯干、四肢弥漫红肿风团,皮温高,血常规白细胞12.5×10
9
L,尿正常。诊断考虑为
患儿2岁,主因“痉挛性咳嗽、低热1个月”就诊。查体精神好,卡疤阳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喘鸣音。血常规白细胞7.4×10
9
/L,中性粒细胞36%,淋巴细胞64%,胸片提示右肺门阴影增大,右肺中叶不张,5UPPD试验红肿硬结直径19mm。初步诊断是
男性,8岁,右手外伤后感染,右腋窝出现肿块,疼痛,伴发热、头痛2日。查体:T39℃,右侧腋窝有一4cm直径大小的肿块,质韧、压痛、无波动感,皮肤红、肿、热。白细胞15×10
9
/L,中性粒细胞0.89。该患者应考虑为不正确的护理措施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
不再提醒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