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搜题
登录
搜索
右心室明显肥大可出现
A: 负性心尖搏动
B: 心尖搏动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处
C: 弥散样心尖搏动
D: 心尖搏动消失
E: 抬举样心尖搏动
答案:
查看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患儿,10岁。发育正常,无明显症状。听诊于胸骨左缘2、3肋间II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显示右心室肥厚及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本例可能的诊断
患儿,10岁。发育正常,无明显症状。听诊于胸骨左缘2、3肋间Ⅱ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显示右心室肥厚及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本例诊断最大可能是( )。
小儿4个月。2个月前出现面部灰暗。哭闹及吃奶时岀现明显的紫绀。查体:瘦弱,口周紫绀。心前区可闻及Ⅲ级的收缩期喷射音。X线显示:右心室肥大。肺动脉段明显凹陷。X线片显示心脏呈靴形,肺野清晰。此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3岁男孩,2年半前出现口唇发绀,哭吵时明显,并进行性加重。2年前发现杵状指(趾),至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心脏杂音。平时活动后易气促,喜蹲踞,生长发育落后,无明显多汗气促,无声音嘶哑,否认“肺炎”史。胸部X线示双肺缺血,靴形心,心电图示电轴右偏,右室肥厚,心肌劳损。采集病史应重点了解的是
患儿5岁,自6个月起出现发绀,逐渐加重,有昏厥史,无肺炎史。査体:发绀明显,杵状指(+),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Ⅱ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动脉瓣第二音减弱。股动脉血氧饱和度80%,心电图显示右心室肥大。诊断应考虑为
8岁女孩,从小体弱,多次因患肺炎住院。近2年来感冒次数明显减少,口唇及甲床发绀,心前区隆凸,可见剑突下搏动,于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心电图提示左右心室肥大,心电轴右偏。此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3岁男孩,2年半前出现口唇发绀,哭吵时明显,并进行性加重。2年前发现杵状指(趾),至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心脏杂音。平时活动后易气促,喜蹲踞,生长发育落后,无明显多汗气促,无声音嘶哑,否认“肺炎”史。胸部X线示双肺缺血,靴形心,心电图示电轴右偏,右室肥厚,心肌劳损。采集病史应重点了解的是明确诊断最常用的无创性检查项目是
患儿,6岁,出生后发绀,活动后加重,喜蹲踞,体格检查:发育不良,明显紫绀及杵状指,心前区波动增强,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肺动脉瓣第二心音减弱,胸片示心音增大,心尖钝圆,上翘,心动脉增宽,心电图示右室肥大,诊断为
女,5岁。自幼易感冒,生长发育尚可,心前区隆起,肺动脉瓣区有收缩期震颤.P2亢进。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Ⅲ~Ⅳ级收缩期、Ⅱ级舒张期杂音,血压12/4kPa。胸片示左右心室肥大(左室为主),肺充血明显,肺动脉段突出,主动脉弓增宽,考虑最可能的诊断为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
不再提醒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