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区常见的肿瘤是
- A: 颅内脊索瘤
- B: 颅咽管瘤
- C: 胶质瘤
- D: 生殖细胞瘤
- E: 室管膜瘤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儿童鞍区最常见的肿瘤是
- 颅咽管瘤是儿童发生在鞍区最常见的肿瘤,大约占鞍区肿瘤的( )
- 男,24岁。鞍区肿瘤切除手术后第1天,尿量>4000ml/24h,尿比重<1.005,并逐渐出现意识障碍,复查头颅CT为常见术后改变。最可能的原因是
- 男,24岁。鞍区肿瘤切除手术后第1天,尿量>4000ml/24h,尿比重<1.005,并逐渐出现意识障碍,复查头颅CT为常见术后改变,最可能的原因是( )。
- 女性,32岁,停经、泌乳,泌乳素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就诊,入院后MRI示垂体腺形态异常。手术探查见蝶鞍区一境界清楚肿物,直径约2cm,最可能的诊断是
- 女性,38岁,月经不规则3年,闭经6个月,发现溢乳3个月,曾按“子宫发育不全”治疗无效,经妇科检査子宫附件未见异常,而来神经外科门诊。查体:肥胖体型,神清,眼底视神经乳头未见异常,其他神经系统检查也未见异常,双乳房发育中等,乳晕色浅,触压有稀薄乳溢出。行CT扫描见鞍内有19.6mm×14.8mm稍低密度区,增强扫描有轻度强化,鞍膈膨隆。患者行鞍区肿瘤切除术后第3天,出现意识障碍,经CT复查,未发现颅内血肿及脑积水,考虑下一步治疗措施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女性,38岁,月经不规则3年,闭经6个月,发现溢乳3个月,曾按“子宫发育不全”治疗无效,经妇科检査子宫附件未见异常,而来神经外科门诊。查体:肥胖体型,神清,眼底视神经乳头未见异常,其他神经系统检查也未见异常,双乳房发育中等,乳晕色浅,触压有稀薄乳溢出。行CT扫描见鞍内有19.6mm×14.8mm稍低密度区,增强扫描有轻度强化,鞍膈膨隆。该患者进一步确诊的首选辅助性检査项目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患者行鞍区肿瘤切除术后第3天,出现意识障碍,经CT复查,未发现颅内血肿及脑积水,考虑下一步治疗措施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女性,20岁,因“面部变圆、变红,向心性肥胖、宽大紫纹8年加重8个月”来诊。查体:BP160/120mmHg。实验室检查:FBG大于140mg/dl,血钾2.5mmol/L,血ACTH99.6pg/ml;大、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均不被抑制。胸部及肾上腺CT:未见异常。鞍区MRI:部分空泡蝶鞍,蝶窦内异常信号。根据现有条件,可能的诊断有此时的处置方案是(提示:经口鼻蝶窦内病变切除,同时行垂体探查,发现蝶窦病变为蝶窦囊肿,垂体有微腺瘤,切除微腺瘤。术后血压、血糖恢复正常,需要糖皮质激素替代。2年多后临床和激素测定提示皮质醇增多症复发)
- 女性,31岁,因“月经稀发8年,轻度向心性肥胖,紫纹2年”来诊。查体:BP140/100mmHg;身高156cm,体重49kg;躯干部皮下脂肪厚,皮肤薄,紫纹多、宽,多处瘀斑,面部散在雀斑,下肢轻度水肿。大、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均不被抑制,ACTH小于5pg/ml。鞍区MRI:Rathke裂囊肿可能性大。肾上腺CT(平扫+增强):未见明显异常。初步诊断应考虑为明确诊断应进行的检查项目包括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