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片皮肤瘀斑、血肿、关节出血,主要见于
- A: 血管舒缩功能紊乱
- B: 血小板质的异常
- C: 血小板量的减少
- D: 凝血因子缺乏
- E: DIC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2021年)最易发生感染性休克和皮肤大片瘀斑的化脓性脑膜炎类型是
- 患儿,4岁。发烧、头痛12小时,频繁抽搐、昏迷2小时于2月1日入院。査体:T38.5℃,BP45/20mmHg,脉搏细弱数不清,R30次/分,神志不清,压眶无反应,周身皮肤可见大量瘀点、瘀斑,双下肢皮肤瘀斑融合成片,中心颜色发黑,右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血常规:WBC16.5×109/L,NE85%,L15%,PLT152×109/L。皮肤瘀斑涂片查到G-球菌。该患儿的诊断是
- 患儿,4岁。发烧、头痛12小时,频繁抽搐、昏迷2小时于2月1日入院。査体:T38.5℃,BP45/20mmHg,脉搏细弱数不清,R30次/分,神志不清,压眶无反应,周身皮肤可见大量瘀点、瘀斑,双下肢皮肤瘀斑融合成片,中心颜色发黑,右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血常规:WBC16.5×109/L,NE85%,L15%,PLT152×109/L。皮肤瘀斑涂片查到G-球菌。该患儿的诊断是该患儿病原治疗可选择的抗生素是
- 患儿,4岁。发烧、头痛12小时,频繁抽搐、昏迷2小时于2月1日入院。査体:T38.5℃,BP45/20mmHg,脉搏细弱数不清,R30次/分,神志不清,压眶无反应,周身皮肤可见大量瘀点、瘀斑,双下肢皮肤瘀斑融合成片,中心颜色发黑,右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血常规:WBC16.5×109/L,NE85%,L15%,PLT152×109/L。皮肤瘀斑涂片查到G-球菌。该患儿的诊断是该患儿病原治疗可选择的抗生素是该患儿应立即采取哪些治疗措施
- 男性,23岁,既往健康,鼻、牙龈出血,皮肤瘀斑4天。查体:T 37.9℃,皮肤大片状瘀斑,胸骨压痛,血常规:白细胞2.8×l09/L,血红蛋白85g/L,血小板18×109/L,血分类中未见异常细胞,尿常规可见红细胞满视野。此患者做骨穿,最可能的发现为
- 患者女,51岁,反复皮肤瘀点、瘀斑7年,因发热伴鼻出血3天入院。查全身皮肤散在瘀斑、瘀点,脾轻度大,血小板20×109/L,凝血时间正常,骨髓象示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增多,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缺少。入院第2天突发意识障碍,头颅CT提示颅内大片状高密度影,下列关于患者的治疗措施不当的是
- 患儿,4岁。发烧、头痛12小时,频繁抽搐、昏迷2小时于2月1日入院。査体:T38.5℃,BP45/20mmHg,脉搏细弱数不清,R30次/分,神志不清,压眶无反应,周身皮肤可见大量瘀点、瘀斑,双下肢皮肤瘀斑融合成片,中心颜色发黑,右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血常规:WBC16.5×109/L,NE85%,L15%,PLT152×109/L。皮肤瘀斑涂片查到G-球菌。该患儿的诊断是该患儿病原治疗可选择的抗生素是该患儿应立即采取哪些治疗措施该患儿扩容可选择哪些药物
- 患者女性,35岁,鼻出血、皮肤瘀斑、牙龈渗血1周。淋巴结、肝脾不大。血小板计数45×109/L,骨髓片:早幼粒细胞占92%。最可能的诊断是
- 患儿,4岁。发烧、头痛12小时,频繁抽搐、昏迷2小时于2月1日入院。査体:T38.5℃,BP45/20mmHg,脉搏细弱数不清,R30次/分,神志不清,压眶无反应,周身皮肤可见大量瘀点、瘀斑,双下肢皮肤瘀斑融合成片,中心颜色发黑,右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血常规:WBC16.5×109/L,NE85%,L15%,PLT152×109/L。皮肤瘀斑涂片查到G-球菌。该患儿的诊断是该患儿病原治疗可选择的抗生素是该患儿应立即采取哪些治疗措施该患儿扩容可选择哪些药物该患儿经抗炎、扩容、纠酸治疗后血压仍无升高,下一步应采取哪些措施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