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体检时,发现有少数考生口角有轻度溃疡,怀疑是某种维生素缺乏,为确诊建议进一步检查的项目是
- A: 红细胞转酮醇酶活力
- B: 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
- C: 红细胞溶血试验
- D: 2-吡啶酮
- E: 白细胞中维生素B2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患者女,13岁。去年小学会考学习十分紧张,常不吃早餐就去上学,父母认为患者学习过于繁忙,给予蜂乳、巧克力、排骨、奶粉等“滋补”考试后,因未考上重点中学,心中闷闷不乐。某日体检,发现自己体重比另一同学重2kg,回家后老照镜子,认为自己太胖了,不及同学苗条。随后开始拒食任何“滋补品”,继而不吃肉、蛋。饭也越吃越少,一天50-100g,一年以来体重由去年33kg降至20kg,但患者执意需要保持身材而拒绝吃“长胖食物”。该患者治疗的首要目的是对于该患者,如采用行为治疗哪种技术最有效采用操作性条件反射治疗该患者时,给予正性强化物的唯一依据是
- 黄某,男,45岁。中学时体检发现HBsAg(+),抗-HBe(+)、抗-HBc(+),无自觉症状,肝功能正常。近半年自觉乏力进行性加重,伴食欲减退、尿黄。身体评估:肝病面容,皮肤巩膜中度黄染,肝掌,胸前见3个蜘蛛痣。肝肋下未及。脾脏肋下可及,质中。移动性浊音(一)。实验室检查:ALT680U/L,AST380U/L,TBil(总胆红素)89μmol/L,DBil(结合胆红素)38μmol/L,清蛋白32g/L,球蛋白44g/L,HBVDNA3.8X106copies/ml。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 刘某,男,17岁,学生。出现低热、疲乏、胃纳减退,恶心,尿黄、身目黄染2天。身体评估:体温37.5℃,脉搏82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90/70㎜Hg。皮肤巩膜中度黄染,无肝掌、蜘蛛痣。肝右肋下2.0㎝处可及,质软,脾未及。实验室检查:白细胞4.9×109/L,中性粒细胞76%,淋巴细胞20%,红细胞4.93×1012/L,ALT790U/L,AST540U/L,TBil(总胆红素)89μmol/L,DBil(结合胆红素)46μmol/L。去年中考体检发现HBsAg(+),抗-HBe(+)、抗-HBc(+),当时无自觉症状,肝功能正常。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 刘某,女,17岁,学生。不规则发热10余天,体温38.5-39.8℃,无畏寒、寒战,有食欲不振、腹胀、便秘,近2天出现精神恍惚、谵妄、听力下降。入院前曾不规则用过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治疗。身体评估:体温39.8℃,脉搏104次/分,血压95/70mmHg。表情呆滞,心肺正常,腹软,右下腹轻压痛,肝肋下0.5cm,脾肋下Ion。血常规:白细胞4.1×109/L,中性粒细胞66%,淋巴细胞34%。该病人最可能的医学诊断是为明确诊断,需进一步做的检查是在护理该病人时,室堡的措施是
- 多次、反复接触某一外源化学物质一定时间后,若能用化学方法测得机体内或某些组织脏器中存在该化学物质,称之为
- 某男,12岁。既往有HBsAg阳性史。10天前无诱因发烧,体温逐渐上升,波动于37.5~39℃,近3天体温持续在38.5~39.5℃不降,伴有食欲缺乏、乏力、腹胀及尿黄。查体:T39.5℃,P88次/分,BP100/60mmHg,神清,表情淡漠,未见皮疹,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软,右下腹压痛阳性,肝右肋下2cm,脾未触及,肝浊音区不小,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3.5×109/L,NE60%,L40%。血清HBsAg(+),抗-HAV IgG(+)。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本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应重点询问该患者确诊为伤寒,在本病程中还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有该患者治疗方案中错误的是患者经入院治疗3天后体温恢复正常,但出现头晕、口渴、心慌、烦躁不安,并有黑便。查体:BP80/50mmHg,P106次/分,面色苍白。此时应采取的治疗措施包括
- 多次、反复接触某一外源化学物质一定时间后,若能用化学方法测得机体内或某些组织脏器中存在该化学物质或其代谢产物,就称之为
- 在中小学开展学生体检是属于健康行为中的
- 某时点内受检人群中流行某种疾病的频率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