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时动脉血压的变化是
- A: 在整个发热过程中无变化
- B: 在整个发热过程中持续升高
- C: 在高峰期动脉血压轻度上升
- D: 在寒战期动脉血压可轻度降低
- E: 在退热期动脉血压可轻度下降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男性,50岁,反复咳嗽,脓痰,伴发热40年,偶有咳血性脓痰,多次抗炎治疗后迁延不愈,胸片示左下叶基底段内多个囊性病变阴影,边界较清。患者入院行胸部CT增强时发现阴影,有异常动脉存在,则可基本明确诊断此时进一步治疗方法具体处理时发现异常动脉源自降主动脉,血液回流入半奇静脉,则多为
- 男性,40岁,发热1周,伴胸痛。体检:血压80/66mmHg,呼吸快,颈静脉充盈,心界向两侧明显扩大,心率103次/分,心音遥远,触诊桡动脉搏动在吸气时显著减弱、呼气时复原。血沉55mm/h。哪项措施最高可能升高本例血压
- 男性,50岁,反复咳嗽,脓痰,伴发热40年,偶有咳血性脓痰,多次抗炎治疗后迁延不愈,胸片示左下叶基底段内多个囊性病变阴影,边界较清。具体处理时发现异常动脉源自降主动脉,血液回流入半奇静脉,则多为
- 男性,66岁,发热1周,意识障碍2小时入院。有糖尿病史6年,查体:T 39.7℃,BP 80/50mmHg,右肺可闻及湿啰音。血糖44.3mmol/L,血酮体52.3mg/d。该患者动脉血气最可能的结果是
- 男性,66岁,发热1周,意识障碍2小时入院。有糖尿病史6年,查体:体温39.7℃,血压80/50mmHg,右肺可闻及湿啰音。血糖44.3mmol/L,血酮体52.3mg/d。该病人动脉血气最可能的结果是
- 男性,23岁。主因发热、乏力40天入院。4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呈中低热,伴有全身乏力不适。偶轻咳,无痰。并逐渐出现双下肢小腿屈侧疼痛,背部及四肢逐渐出现散在暗红色丘疹。先后给予加替沙星、阿奇霉素、头孢多酯钠等药物治疗,仍持续发热。为明确诊断应进行的检查项目包括此时进一步的措施包括(提示:患者胸部X线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血培养连续3次阴性。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瓣二叶畸形,可疑瓣周脓肿。左心室扩大。主动脉中度反流,二尖瓣轻度反流。患者一般情况良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提示:再次血培养结果为革兰阳性球菌,肠球菌属。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瓣二叶畸形并中度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多发赘生物形成。主动脉瓣环脓肿。经抗生素治疗2周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瘀血点消退)
- 男,62岁。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呕吐6小时,无发热,无高血压病史,右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上眼睑下垂,眼球向上、下及内侧运动受限,颈项强直,克氏征阳性。CT示右大脑外侧裂池呈高密度影。该患者受累的脑神经是为进一步治疗及预防,最有意义的检查是头颅CTA示脑动脉瘤破裂,发生动脉瘤的血管最可能为
- 男性,55岁,既往糖尿病病史10年。因慢性咳嗽咳痰10年,发热1周入院。动脉血气分析示:pH7.25,PaO251mmHg,PaCO285mmHg,BE-10mmol/L。请问该病人吸氧时氧浓度应控制在
- 患儿5岁,自6个月起出现发绀,逐渐加重,有昏厥史,无肺炎史。査体:发绀明显,杵状指(+),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Ⅱ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动脉瓣第二音减弱。股动脉血氧饱和度80%,心电图显示右心室肥大。当该患儿发生高热、呕吐和腹泻等情况时,应注意补充液体,否则容易发生下列哪种情况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