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拔牙时,可用旋转力拔除的牙是
- A: 上、下颌中切牙
- B: 上、下颌尖牙
- C: 中切牙与尖牙
- D: 上颌中切牙与尖牙
- E: 上颌中切牙与上颌尖牙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临床上,经过治疗也不能保存的年轻第一恒磨牙最佳拔除时间范围宜在
- 患者男,36岁。因左下颌第一磨牙拔除后创口持续疼痛而就诊。患者4天前曾行左下颌第一磨牙残冠拔除术,术中断根,拔牙时间较长。拔牙后创口疼痛明显,术后1天稍有好转,术后2~3天疼痛加剧,并向下颌下区和耳颞部放射,拔牙后一直口服抗生素和镇痛药,症状无法控制。临床检查:拔牙窝内空虚,创面成灰白色,触痛明显,棉签擦拭后有恶臭。对于该病例,诊断是
- 患者男,36岁。因左下颌第一磨牙拔除后创口持续疼痛而就诊。患者4天前曾行左下颌第一磨牙残冠拔除术,术中断根,拔牙时间较长。拔牙后创口疼痛明显,术后1天稍有好转,术后2~3天疼痛加剧,并向下颌下区和耳颞部放射,拔牙后一直口服抗生素和镇痛药,症状无法控制。临床检查:拔牙窝内空虚,创面成灰白色,触痛明显,棉签擦拭后有恶臭。对于该病例,诊断是正确的处理方法是若选择在拔牙窝内填塞碘仿纱条,正确的操作是
- 患者男,36岁。因左下颌第一磨牙拔除后创口持续疼痛而就诊。患者4天前曾行左下颌第一磨牙残冠拔除术,术中断根,拔牙时间较长。拔牙后创口疼痛明显,术后1天稍有好转,术后2~3天疼痛加剧,并向下颌下区和耳颞部放射,拔牙后一直口服抗生素和镇痛药,症状无法控制。临床检查:拔牙窝内空虚,创面成灰白色,触痛明显,棉签擦拭后有恶臭。对于该病例,诊断是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患者男,36岁。因左下颌第一磨牙拔除后创口持续疼痛而就诊。患者4天前曾行左下颌第一磨牙残冠拔除术,术中断根,拔牙时间较长。拔牙后创口疼痛明显,术后1天稍有好转,术后2~3天疼痛加剧,并向下颌下区和耳颞部放射,拔牙后一直口服抗生素和镇痛药,症状无法控制。临床检查:拔牙窝内空虚,创面成灰白色,触痛明显,棉签擦拭后有恶臭。对于该病例,诊断是正确的处理方法是若选择在拔牙窝内填塞碘仿纱条,正确的操作是去除碘仿纱条后,患者询问创面大致的愈合时间,正确的回答是
- 患者,女性,13岁,恒牙(牙合)初期。直面型,双侧磨牙中性关系,覆(牙合)覆盖正常,左上侧切牙扭转,上中线左偏3mm,下牙列Ⅰ度拥挤。采用固定矫治器非拔牙矫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临床不合适的矫治力作用于牙齿时的表征
- 患者,女性,13岁,恒牙(牙合)初期。直面型,双侧磨牙中性关系,覆(牙合)覆盖正常,左上侧切牙扭转,上中线左偏3mm,下牙列Ⅰ度拥挤。采用固定矫治器非拔牙矫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临床不合适的矫治力作用于牙齿时的表征牙受到温和而持续的正畸力时,在张力侧牙周组织将
- 患者男,36岁。因左下颌第一磨牙拔除后创口持续疼痛而就诊。患者4天前曾行左下颌第一磨牙残冠拔除术,术中断根,拔牙时间较长。拔牙后创口疼痛明显,术后1天稍有好转,术后2~3天疼痛加剧,并向下颌下区和耳颞部放射,拔牙后一直口服抗生素和镇痛药,症状无法控制。临床检查:拔牙窝内空虚,创面成灰白色,触痛明显,棉签擦拭后有恶臭。对于该病例,诊断是正确的处理方法是若选择在拔牙窝内填塞碘仿纱条,正确的操作是去除碘仿纱条后,患者询问创面大致的愈合时间,正确的回答是为了预防干槽症的发生,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患者,女性,13岁,恒牙(牙合)初期。直面型,双侧磨牙中性关系,覆(牙合)覆盖正常,左上侧切牙扭转,上中线左偏3mm,下牙列Ⅰ度拥挤。采用固定矫治器非拔牙矫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临床不合适的矫治力作用于牙齿时的表征牙受到温和而持续的正畸力时,在张力侧牙周组织将矫治左上侧切牙,其根周组织将产生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