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代谢性肌病,描述错误的是( )
- A: x连锁隐性遗传
- B: 肌无力可逆,与运动有关
- C: 伴或不伴心肌及神经系统其他部位受累
- D: 肌酶多轻
- E: 肌电图检查结果多为肌源性损害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小儿机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不论在肌肤脏腑、筋骨、津液等方面均柔弱不足,新陈代谢旺盛,吸收、排泄都较快,对药物敏感性强,关于小儿用药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有()。
- 女性,61岁。因“双髋疼痛1年余,加重半年伴行走困难”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髋部疼痛,并逐渐加重伴行走困难,卧床休息后可缓解。患者步态跛行,脊柱侧弯、后凸畸形。双上肢肌力感觉正常,各关节活动自如。双侧髋关节伸屈、外展、内收正常,外旋受限。Allis,征(-),双侧“4”字征(+),双侧髂腰肌肌力Ⅳ级。双下肢感觉、肌力及其余关节活动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实验室检查:Cf+2.1mmol/L,Mg2+0.98mmol/L, P 0.60mmol/L(正常0.70~1.50mmol/L);ESR 6mm/h,CRP 1_ 39mg/L,ASO 160.0U/ml(正常0~150U/ml),RF小于20U/ml;甲状腺功能:T3 1.70nmol/L,T4 93.48nmol/L,F-T3 4.45pmol/L,F_T4 13.00pmol/L,促曱状腺激素6_ 39U/L。碱性磷酸酶211U/L(正常 50〜172 U/L)。X线片显示:骨盆组成骨,双侧股骨广泛性骨质疏松。胸椎MRI及双髋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ECT全身骨显像显示:多发骨异常浓聚灶(骶骨、双侧股骨颈以及T9椎体、颈椎下段、双侧部分肋骨),提示骨代谢活跃。该患者可能诊断为诊断依据为(提示:骨代谢活跃)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骨吸收抑制剂有(提示:骨代谢活跃)
- 男性,83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3个月,伴寒战高热1天”。入院轻度黄染,无呕吐、腹泻、呕血、黑便。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20余年。查体:T39.5℃,P105次/分,PR25次/分。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唇舌无发绀。桶状胸,两肺呼吸音呈过清音。心率105次/分,律齐。腹平坦,右上腹明显压痛,局部肌紧张,Murphy征阳性,肠鸣音2~3次/分。下列关于患者代谢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关于心肌脂肪酸代谢显像剂正确的是
- 关于心肌细胞的生化代谢,不正确的描述是
- 女性,61岁。因“双髋疼痛1年余,加重半年伴行走困难”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髋部疼痛,并逐渐加重伴行走困难,卧床休息后可缓解。患者步态跛行,脊柱侧弯、后凸畸形。双上肢肌力感觉正常,各关节活动自如。双侧髋关节伸屈、外展、内收正常,外旋受限。Allis,征(-),双侧“4”字征(+),双侧髂腰肌肌力Ⅳ级。双下肢感觉、肌力及其余关节活动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实验室检查:Cf+2.1mmol/L,Mg2+0.98mmol/L, P 0.60mmol/L(正常0.70~1.50mmol/L);ESR 6mm/h,CRP 1_ 39mg/L,ASO 160.0U/ml(正常0~150U/ml),RF小于20U/ml;甲状腺功能:T3 1.70nmol/L,T4 93.48nmol/L,F-T3 4.45pmol/L,F_T4 13.00pmol/L,促曱状腺激素6_ 39U/L。碱性磷酸酶211U/L(正常 50〜172 U/L)。X线片显示:骨盆组成骨,双侧股骨广泛性骨质疏松。胸椎MRI及双髋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ECT全身骨显像显示:多发骨异常浓聚灶(骶骨、双侧股骨颈以及T9椎体、颈椎下段、双侧部分肋骨),提示骨代谢活跃。该患者可能诊断为诊断依据为(提示:骨代谢活跃)
- 关于心肌能量代谢的特点,下述描述错误的是( )
- 关于18F-FDGPET心肌代谢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 下列关于心肌能量代谢治疗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