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在血中达高滴度,成为蚊虫感染的来源是黄热病的哪一期( )
- A: 感染期
- B: 缓解期
- C: 中毒期
- D: 恢复期
- E: 不确定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在高血钙血症中,甲状腺毒症的发病率高达( )
- 患者男性,30岁,血友病。2年前发现抗HIV(+),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近1个月患者出现反复干咳,昨日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2℃,伴有呼吸困难,并且症状进行性加重。体检:体温39℃,呼吸40次/分,口唇、甲床发绀,双肺呼吸音尚清,可闻及少量散在干啰音,心率140次/分,律齐,腹部(-)。入院检查:血象:白细胞1.0×1012/L,中性粒细胞0.9,淋巴细胞0.1,红细胞3×1012/L,血红蛋白90g/L,血小板120×109/L;动脉血气:pH 7.45,P02 5.32kPa(40mmHg),PCO2 2.06kPa(20mmHg),血氧饱和度60%。该患者的诊断可首先考虑为
-
苯妥英钠的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有关。在低浓度(低于10μg/ml)时,消除过程属于一级过程;高浓度时,由于肝微粒体代谢酶能力有限,则按零级动力学消除,此时只要稍微增加剂量就可使血药浓度显著升高,易出现中毒症状。苯妥英钠在临床上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是10-20μg/ml。关于苯妥英钠药效学、药动学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关于静脉注射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关于苯妥英钠在较大范围的消除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已知苯安英钠在肝肾功能正常病人中的Km=12μg/ml,V=10mg/(kg.d),当每天给药剂量为3mg/(kg.d);则稳态血药浓度C
=5.1μg/ml;当每天给药剂量为6mg/(kg.d),则稳态血药浓度Css=18μg/ml.已知Cm=KmX0/TVm-X0,若希望达到稳态血药浓度12μg/ml,则病人的给药剂量是 - 患者男性,30岁,血友病。2年前发现抗HIV(+),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近1个月患者出现反复干咳,昨日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2℃,伴有呼吸困难,并且症状进行性加重。体检:体温39℃,呼吸40次/分,口唇、甲床发绀,双肺呼吸音尚清,可闻及少量散在干啰音,心率140次/分,律齐,腹部(-)。入院检查:血象:白细胞1.0×1012/L,中性粒细胞0.9,淋巴细胞0.1,红细胞3×1012/L,血红蛋白90g/L,血小板120×109/L;动脉血气:pH 7.45,P02 5.32kPa(40mmHg),PCO2 2.06kPa(20mmHg),血氧饱和度60%。该患者的诊断可首先考虑为此患者快速确诊的依据是
- 患者男性,30岁,血友病。2年前发现抗HIV(+),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近1个月患者出现反复干咳,昨日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2℃,伴有呼吸困难,并且症状进行性加重。体检:体温39℃,呼吸40次/分,口唇、甲床发绀,双肺呼吸音尚清,可闻及少量散在干啰音,心率140次/分,律齐,腹部(-)。入院检查:血象:白细胞1.0×1012/L,中性粒细胞0.9,淋巴细胞0.1,红细胞3×1012/L,血红蛋白90g/L,血小板120×109/L;动脉血气:pH 7.45,P02 5.32kPa(40mmHg),PCO2 2.06kPa(20mmHg),血氧饱和度60%。该患者的诊断可首先考虑为此患者快速确诊的依据是此并发症应选用何种药物治疗
- EB病毒是一种嗜B细胞的人疱疹病毒,在人群中的感染非常普遍。我国3~5岁儿童中感染率达
- 埃博拉病毒患者在发病后12天内死亡率达()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者,从血液中HbCO含量测定来看,中度中毒应达到
- 重度CO中毒时,HbCO血浓度至少应达到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