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中不能见到的虫体是
- A: 阿米巴
- B: 隐性孢子虫
- C: 肠滴虫
- D: 丝虫
- E: 线虫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患者刘某,女,49岁。因不确切的持续性腹部隐痛就诊。问诊患者排便次数增加,腹泻、便秘、粪便中带脓血或黏液,触诊可见腹部肿块。最可能的诊断是
- 患者,男,67岁,因腹泻15次、呕吐6次于2005年8月入院。有糖尿病史。粪便先为烂便,后水样便。无发热、腹痛,无里急后重,无咳嗽咳痰,尿量比平日明显减少。体查:心肺未见异常。皮肤弹性轻度减低,眼窝稍下陷,指纹稍皱。粪便常规:未见红白细胞。血常规:血红蛋白158g/L,白细胞11.4×109/L,中性0.78,淋巴0.20。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在治疗1天后,出现咳血痰,气促,不能平卧,肺部大量水泡音,此时可能是
- 1个月男婴,因“大便次数增多伴便中带血7天”于8月3日入院。患儿系混合喂养儿,平时大便呈黄色稀糊状,达3〜5次/日。7天前大便次数增加到5〜6次/日,偶有黏液血丝,无发热,精神可,皮肤可见湿疹,粪便WBC3〜5个/HP,RBC5〜10个/HP。经第三代头孢霉素抗感染治疗3天后,便中黏液血丝消失,但腹泻没有改善,继续原治疗,近2天出现低热,食欲缺乏,精神萎靡,粪便中黏液血丝增多并见少许黏膜样物。患者大便次数增多伴便中带血的原因最可能是患儿近2日发热、再次黏液血便出现,首先考虑的诊断是目前采取的措施中,以下哪项不妥当
- 男性,40岁。逐渐乏力、心慌2个月来诊,病后偶有上腹部不适,进食正常,体重略有下降,大小便正常,既往体健。查体:贫血貌,皮肤未见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心肺腹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化验Hb78g/L,MCV75fl,MCHC29%,WBC7.2×109/L,分类见中性粒细胞70%,淋巴细胞30%,Plt260×109/L。粪便隐血阳性。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男性,40岁。逐渐乏力、心慌2个月来诊,病后偶有上腹部不适,进食正常,体重略有下降,大小便正常,既往体健。查体:贫血貌,皮肤未见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心肺腹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化验Hb78g/L,MCV75fl,MCHC29%,WBC7.2×109/L,分类见中性粒细胞70%,淋巴细胞30%,Plt260×109/L。粪便隐血阳性。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下列检查中,对诊断意义最小的是
- 男性,40岁。逐渐乏力、心慌2个月来诊,病后偶有上腹部不适,进食正常,体重略有下降,大小便正常,既往体健。查体:贫血貌,皮肤未见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心肺腹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化验Hb78g/L,MCV75fl,MCHC29%,WBC7.2×109/L,分类见中性粒细胞70%,淋巴细胞30%,Plt260×109/L。粪便隐血阳性。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下列检查中,对诊断意义最小的是下列符合该患者铁代谢异常的结果是
- 男性,50岁,腹泻、腹痛3年,加重20日。25年前因左侧睾丸精原细胞瘤行手术切除并放射治疗7周。术后粪便一直不成形,1~2次/日,无黏液、脓血便,无明显腹痛。3年前无诱因出现腹痛、腹泻,腹痛主要位于左下腹和中下腹,呈绞痛,排粪后无缓解,疼痛尚可忍受,不影响正常工作;排粪次数3~4次/日,溏便,有时带黏液。20日前腹痛加剧,呈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难以忍受,影响夜间休息以及日常工作,并感腹胀。为明确诊断首先应检查的项目包括(提示:查体:T36.5℃,P80次/分,R20次/分,Bp120/60mmHg。体型消瘦,巩膜无黄染,腹部平坦,左下腹可见皮肤色素沉着,局部皮肤稍硬,左下腹感压痛,肠鸣音亢进,左侧睾丸缺如)为明确诊断下一步可考虑的诊断措施包括[提示:血红蛋白10.5g/L,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均正常。肝、肾功能正常。粪检可见大量红、白细胞,无寄生虫及虫卵,隐血(+)。腹部立位X线平片未见异常]
- 男性,50岁,腹泻、腹痛3年,加重20日。25年前因左侧睾丸精原细胞瘤行手术切除并放射治疗7周。术后粪便一直不成形,1~2次/日,无黏液、脓血便,无明显腹痛。3年前无诱因出现腹痛、腹泻,腹痛主要位于左下腹和中下腹,呈绞痛,排粪后无缓解,疼痛尚可忍受,不影响正常工作;排粪次数3~4次/日,溏便,有时带黏液。20日前腹痛加剧,呈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难以忍受,影响夜间休息以及日常工作,并感腹胀。为明确诊断首先应检查的项目包括(提示:查体:T36.5℃,P80次/分,R20次/分,Bp120/60mmHg。体型消瘦,巩膜无黄染,腹部平坦,左下腹可见皮肤色素沉着,局部皮肤稍硬,左下腹感压痛,肠鸣音亢进,左侧睾丸缺如)为明确诊断下一步可考虑的诊断措施包括[提示:血红蛋白10.5g/L,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均正常。肝、肾功能正常。粪检可见大量红、白细胞,无寄生虫及虫卵,隐血(+)。腹部立位X线平片未见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提示:下消化道造影示乙状结肠见15cm狭窄段,管壁边缘不规则。结肠镜检查:距肛门40cm处肠腔狭窄,黏膜粗糙,有黏膜糜烂、多发斑片状溃疡,触之易出血,活检为黏膜慢性炎)
- 男性,62岁,以“腹痛,排黏液血便1日”为主诉入院。患者1日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腹部痉挛性疼痛,阵发性加重,并排黏液鲜血便,1~2小时排便一次,每次量约50ml,血与便相混合,排便后腹痛可减轻,无里急后重。查体:腹软,左侧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该患者初步诊断不能除外以下哪些疾病该患者入院后拟完善哪些相关检查该患者肠镜结果显示:结肠脾曲黏膜充血、水肿,多发性浅溃疡。结肠镜下黏膜活检见黏膜坏死,黏膜下水肿、出血。腹部血管CT:肠系膜上动脉见血栓形成。粪常规:WBC0/HP,RBC10~12/HP,隐血(+++);3次粪便细菌培养阴性。血常规:白细胞8.5×109/L,中性粒细胞0.839,红细胞4.85×1012/L,血红蛋白132g/l,血小板282×109/L。该患者目前诊断为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