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肾盂内1.3cm单发结石,静脉尿路造影显示右肾轻度积水,肾功能正常,首选治疗方法是( )。
- A: 体外冲击波碎石
- B: 经皮肾镜碎石
- C: 经输尿管镜碎石
- D: 药物治疗
- E: 肾盂切开取石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女性,55岁,反复出现右腰腹部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及肉眼血尿,病史1个月。B超显示右肾盂内l.5cm×1.6cm强冋声,伴声影。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 女性,55岁,反复出现右腰腹部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及肉眼血尿,病史1个月。B超显示右肾盂内l.5cm×1.6cm强冋声,伴声影。首选的治疗方法是下列哪一种情况是上述治疗的禁忌证
- 患者女,45岁。反复右上腹胀痛5年,加重1个月,诊为胆囊结石,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既往曾患肾盂肾炎,术前肾功能检查未见异常,术后行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术(PCEA),配方如下:0.15%布比卡因150ml,内含吗啡10mg,氟哌利多5mg。术后第1天出现少尿,排尿困难。最可能的原因是
- 患者,男性,34岁。尿频、尿急、尿痛1年,声像图显示右肾稍大,实质结构紊乱,肾皮质厚薄不一,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液性暗区,部分相通,并与扩张的肾盂相通,输尿管上段扩张,壁不规则,厚约3mm,逐渐变细,其内未见明显的结石及肿块声像。最可能的诊断是
- 患者女,45岁。反复右上腹胀痛5年,加重1个月,诊为胆囊结石,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既往曾患肾盂肾炎,术前肾功能检查未见异常,术后行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术(PCEA),配方如下:0.15%布比卡因150ml,内含吗啡10mg,氟哌利多5mg。术后第1天出现少尿,排尿困难。最可能的原因是在行PCEA治疗中,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局麻药是
- 女,55岁,绝经2年,阴道分泌物增多伴腰痛2个月,偶有少量阴道出血。妇科检查:宫颈结节状增大,直径5cm,质硬,触血(+),左侧主韧带条索状增粗大于1/2,右侧主骶韧带内1/2增粗,均弹性下降。确诊的方法首选临床分期为入院后行B超检查发现左侧肾盂积水,其临床分期为
- 女,55岁,绝经2年,阴道分泌物增多伴腰痛2个月,偶有少量阴道出血。妇科检查:宫颈结节状增大,直径5cm,质硬,触血(+),左侧主韧带条索状增粗大于1/2,右侧主骶韧带内1/2增粗,均弹性下降。确诊的方法首选临床分期为入院后行B超检查发现左侧肾盂积水,其临床分期为最合适的治疗方法为
- 男性,66岁,因“右侧腰部疼痛不适,伴间歇性血尿6个月”来诊。无尿频、尿急、尿痛、发热。查体:T36.2℃,P76次/分,R18次/分,BP121/75mmHg;身高165cm,体重62.8kg;意识清楚,营养中等,全身皮肤无水肿,口唇红润;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31g/L,血清清蛋白为37.5g/L。PET:右肾及右肾盂内较大团块状高代谢病灶,考虑为肾盂癌多发性转移。诊断为右肾盂癌多发性转移,遂收入肿瘤科治疗。患者入院第7日11:30突然排出鲜红色血尿约400ml,查P121次/分,R22次/分,BP110/67mmHg;经止血、输血、升压等对症处理,14:30查P133次/分,R28次/分,BP100/52mmHg,即送手术室行膀胱镜检查,并予以右肾切除。术后P120~146次/分,BP(80~95)/(52~70)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85%左右,于19:00转入ICU。目前患者留置伤口引流管1条,引出鲜红色液体,尿管引出红色尿液,经口气管内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心电监护,留置锁骨下静脉三腔管插管,持续胃管负压引流,并予以止血、输血补液及使用镇静、镇痛等治疗。入院第8日,ICU护士及实习生参加本次临床护理教学查房。关于临床护理教学查房,叙述正确的是
- 患者女,45岁。反复右上腹胀痛5年,加重1个月,诊为胆囊结石,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既往曾患肾盂肾炎,术前肾功能检查未见异常,术后行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术(PCEA),配方如下:0.15%布比卡因150ml,内含吗啡10mg,氟哌利多5mg。术后第1天出现少尿,排尿困难。最可能的原因是在行PCEA治疗中,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局麻药是低浓度时能产生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分离阻滞的局部麻醉药是pH大于7.0的局麻药是
- 患者女,45岁。反复右上腹胀痛5年,加重1个月,诊为胆囊结石,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既往曾患肾盂肾炎,术前肾功能检查未见异常,术后行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术(PCEA),配方如下:0.15%布比卡因150ml,内含吗啡10mg,氟哌利多5mg。术后第1天出现少尿,排尿困难。最可能的原因是在行PCEA治疗中,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局麻药是低浓度时能产生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分离阻滞的局部麻醉药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