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小儿在玩耍时,不慎将纽扣误吸进入气管,急诊入院,治疗小儿气管与支气管异物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
- A: 拍背
- B: 将小儿倒立
- C: 刺激咽部
- D: 给腹部加压
- E: 内镜下取出异物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患儿,男,3岁。幼儿园老师反映该患儿在学习和玩耍时经常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离位行走,干扰其他小朋友活动,诊断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针对该患儿进行心理护理时,错误的是
- 患儿男,8岁。自幼就比同龄小孩发育慢些,2岁才会走路,会叫爸妈,目前只会讲简单的句子,基本上仅用于表达要求,如“要吃饭”、“妈妈走”,不会进行简单的交流,不会和其他小朋友玩,不会玩玩具。吃饭、大小便不能完全自理,需要家人协助。勉强呆在幼儿园,老师反映患儿什么都学不会,且手脚总动个不停,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时满地跑,有时用头撞墙。查体:患者眼眶距宽,两眼外角上斜,内眦赘皮,鼻梁低,通贯掌。精神状况检查:患儿在诊室里手脚动个不停,只会从一数到三,不认识颜色,会用积木搭四层塔,对部分指令不理解,会讲简单的词,不时傻笑,晤谈间突发冲动,用头撞墙。此患儿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哪些以下哪些药物不适用于此患儿若利培酮用至3mg/d治疗3周,患儿冲动自伤行为消失,但出现四肢肌张力高、面部表情呆板,可考虑
- 患儿男,9岁。1周前在玩耍时不慎被自行车碾过右小腿,当时除疼痛外别无不适主诉,体检均正常,X线摄片未见明显骨折征象,故未予特殊处理。3天前右腿疼痛加重并伴发热38.5℃,2天前体温上升到39.5℃,并伴有寒战。查右小腿碾轧处局部红、肿、压痛,并有波动感。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患儿,男,5岁,在高约61cm床上玩耍,不慎跌落地面,左肘部拒绝大人触碰,前来我院急诊就诊。若患儿为左肘关节伸直位摔倒,查体:见左上臂下段及肘部肿胀,压痛,靴状畸形。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2小时,为早期发现骨筋膜室综合征,要特别注意的是3天后复查,X线示肱骨髁上骨折端对位差。最佳的治疗方案是
- 患儿男,9岁。1周前在玩耍时不慎被自行车碾过右小腿,当时除疼痛外别无不适主诉,体检均正常,X线摄片未见明显骨折征象,故未予特殊处理。3天前右腿疼痛加重并伴发热38.5℃,2天前体温上升到39.5℃,并伴有寒战。查右小腿碾轧处局部红、肿、压痛,并有波动感。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该病的最常见致病菌是
- 患儿男,9岁。1周前在玩耍时不慎被自行车碾过右小腿,当时除疼痛外别无不适主诉,体检均正常,X线摄片未见明显骨折征象,故未予特殊处理。3天前右腿疼痛加重并伴发热38.5℃,2天前体温上升到39.5℃,并伴有寒战。查右小腿碾轧处局部红、肿、压痛,并有波动感。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该病的最常见致病菌是下列治疗措施中最重要的是
- 患儿女,5岁。1岁半时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异常,表现为不跟其他小朋友玩,不会用语言表达要求,之前会讲一些简单的句子,现在连爸爸妈妈都不会叫,不看人,跟人没有目光交流,4岁时出现反复绞手的行为,绞手的动作很复杂,正常成人难以学习,走路时两腿跨得很开,常会出现过度换气,出现过几次发作性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发作时呼之不应,每次发作持续约3〜5分钟。查体:掌指关节畸形(绞手所致),脊柱侧突。此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 患儿女,5岁。1岁半时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异常,表现为不跟其他小朋友玩,不会用语言表达要求,之前会讲一些简单的句子,现在连爸爸妈妈都不会叫,不看人,跟人没有目光交流,4岁时出现反复绞手的行为,绞手的动作很复杂,正常成人难以学习,走路时两腿跨得很开,常会出现过度换气,出现过几次发作性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发作时呼之不应,每次发作持续约3〜5分钟。查体:掌指关节畸形(绞手所致),脊柱侧突。此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目前需要的治疗是
- 患儿,男,5岁,在高约61cm床上玩耍,不慎跌落地面,左肘部拒绝大人触碰,前来我院急诊就诊。若患儿为左肘关节伸直位摔倒,查体:见左上臂下段及肘部肿胀,压痛,靴状畸形。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2小时,为早期发现骨筋膜室综合征,要特别注意的是3天后复查,X线示肱骨髁上骨折端对位差。最佳的治疗方案是若患者经多次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后4个月,患肘呈90°固定,X线片示肘关节前上方大量高密度条状阴影。最可能的并发症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