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下列哪项有助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
- A: 肝脾淋巴结增大
- B: 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
- C: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降低
- D: 骨髓中巨核细胞缺如
- E: MCV78fl、MCHC32%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患者男,45岁。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伴尿频,尿痛,下腹疼痛,查体:腹软,未扪及明显包块,肾区叩痛(-)。全血细胞计数白细胞:16*109/L,中性粒细胞90%,肾功能肌酐55μmol/L,尿素氮4.5mg/L,血沉5mm/h。尿常规:红细胞(+++),尿细胞学(-)。目前对于该疾病化疗的有效率应为
- 男性,68岁,发热伴咳嗽1周,表情淡漠,气急,近2天全身散在出血点及瘀斑,测血压60/40mmHg,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12×109/L,血小板30×109/L,血涂片可见少量红细胞碎片,凝血酶原时间18s(对照13s),骨髓穿刺示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增多。最可能的诊断是关于该病的临床表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男性患者,46岁,2个月前阴茎龟头部曾出现过溃烂,后愈合,腹股沟淋巴结出现过肿大。最近全身皮肤出现多数红色斑丘疹,且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取病变处皮肤做病理检查,见局部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并见闭塞性小动脉内膜炎及血管周围大量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病灶内可找到螺旋体。该患者的正确诊断是对于该病基本病变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关于该病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男性患者,46岁,2个月前阴茎龟头部曾出现过溃烂,后愈合,腹股沟淋巴结出现过肿大。最近全身皮肤出现多数红色斑丘疹,且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取病变处皮肤做病理检查,见局部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并见闭塞性小动脉内膜炎及血管周围大量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病灶内可找到螺旋体。该患者的正确诊断是对于该病基本病变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男性患者,46岁,2个月前阴茎龟头部曾出现过溃烂,后愈合,腹股沟淋巴结出现过肿大。最近全身皮肤出现多数红色斑丘疹,且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取病变处皮肤做病理检查,见局部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并见闭塞性小动脉内膜炎及血管周围大量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病灶内可找到螺旋体。该患者的正确诊断是对于该病基本病变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关于该病下列描述错误的是该病特征性病变不发生于
- 男性,68岁,发热伴咳嗽1周,表情淡漠,气急,近2天全身散在出血点及瘀斑,测血压60/40mmHg,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12×109/L,血小板30×109/L,血涂片可见少量红细胞碎片,凝血酶原时间18s(对照13s),骨髓穿刺示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增多。最可能的诊断是关于该病的临床表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应进一步作哪项检查
- 患儿,男性,14岁,因左脚掌1周前外伤,持续肿痛而入院治疗。患儿自3岁起,出现全身多处软组织反复感染、慢性牙周炎等病症,且外周血细胞明显增多。实验室检查:患儿的外周血白细胞表面分子CD18小于1%(正常人应为100%),确诊为白细胞黏附分子缺陷病Ⅰ型(LAD)。对于该患儿,体内哪种整合素缺乏最严重
- 患者男性,31岁,尿频、尿急、尿痛3年,检查:贫血貌,尿沉渣脓细胞(++++),红细胞(++),血尿素氮30 mmol/L,排泄性尿路造影两肾未显影,膀胱容量30ml左右。在双肾结核或者一侧肾结核对侧肾积水时,泌尿系造影常显示不全,此时应作哪项检査有助于确定诊断
- 男性,68岁,发热伴咳嗽1周,表情淡漠,气急,近2天全身散在出血点及瘀斑,测血压60/40mmHg,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12×109/L,血小板30×109/L,血涂片可见少量红细胞碎片,凝血酶原时间18s(对照13s),骨髓穿刺示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增多。最可能的诊断是关于该病的临床表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应进一步作哪项检查关于该病的实验室检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