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入心肝二经的重镇安神药是
- A: 朱砂
- B: 磁石
- C: 琥珀
- D: 龙骨
- E: 牡蛎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主入心、肝二经的重镇安神药是
- 男性,46岁。患风心病双瓣膜双病变10年,近5年来经常因心力衰竭住院治疗。本次因心衰再次入院。体检:半卧位,颈静脉怒张,心界扩大,心率140次/min,房颤,心尖部可闻及奔马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均闻及双期杂音。左肺底有湿啰音,右肺叩浊,呼吸音消失,肝肋下两指,质软。脾未及,无腹水。下肢稍肿。本例肝肿大和肝病的肝肿大最主要的鉴别点是
- 男性,46岁。患风心病双瓣膜双病变10年,近5年来经常因心力衰竭住院治疗。本次因心衰再次入院。体检:半卧位,颈静脉怒张,心界扩大,心率140次/min,房颤,心尖部可闻及奔马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均闻及双期杂音。左肺底有湿啰音,右肺叩浊,呼吸音消失,肝肋下两指,质软。脾未及,无腹水。下肢稍肿。本例右侧胸水产生的机制是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诱因中最常见的是本例肝肿大和肝病的肝肿大最主要的鉴别点是
- 男性,46岁。患风心病双瓣膜双病变10年,近5年来经常因心力衰竭住院治疗。本次因心衰再次入院。体检:半卧位,颈静脉怒张,心界扩大,心率140次/min,房颤,心尖部可闻及奔马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均闻及双期杂音。左肺底有湿啰音,右肺叩浊,呼吸音消失,肝肋下两指,质软。脾未及,无腹水。下肢稍肿。本例右侧胸水产生的机制是
- 男性,46岁。患风心病双瓣膜双病变10年,近5年来经常因心力衰竭住院治疗。本次因心衰再次入院。体检:半卧位,颈静脉怒张,心界扩大,心率140次/min,房颤,心尖部可闻及奔马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均闻及双期杂音。左肺底有湿啰音,右肺叩浊,呼吸音消失,肝肋下两指,质软。脾未及,无腹水。下肢稍肿。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诱因中最常见的是
- 男性,46岁。患风心病双瓣膜双病变10年,近5年来经常因心力衰竭住院治疗。本次因心衰再次入院。体检:半卧位,颈静脉怒张,心界扩大,心率140次/min,房颤,心尖部可闻及奔马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均闻及双期杂音。左肺底有湿啰音,右肺叩浊,呼吸音消失,肝肋下两指,质软。脾未及,无腹水。下肢稍肿。本例右侧胸水产生的机制是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诱因中最常见的是
- 只入心、肝二经的重镇安神药是
- 患者男,52岁,57kg。13年前无明显原因感劳累后心悸、气短,因近一个半月症状明显加重,咳嗽、咯白色泡沫痰,不能平卧入院。体检:T 37.5℃,RR 20次/分,P 118次/分,BP 95/60mmHg。颈静脉怒张,听诊两中下肺野可闻及湿啰音,心律不齐,心前区舒张期杂音及剑突下收缩期杂音,肝右肋下4cm,双下肢凹陷性水肿。经检查心电图示:异位心律,心室率144次/分,心房纤颤;胸部X平片:双肺淤血,肺动脉主干扩张,左房右室增大;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增厚、钙化,交界部粘连,开放明显受限,关闭时少量反流。瓣口面积0.8cm2,三尖瓣回声偏强,开放正常关闭欠佳。心导管检查示右房压17mmHg,肺动脉压63mmHg,肺毛细血管楔压23mmHg,心输出量2.2升/分;血气分析pH 7.25,PCO235mmHg,PO2 78mmHg,BE—7.5。该患者的病理生理改变为
- 患者,男,41岁。2年前出现劳累性心悸、气短,有时伴下肢水肿,未经系统治疗。l周前,因感冒上述症状加重而来院求治。既往健康,无烟酒嗜好。护理体检:T36.8℃。P120次/min,R247k/min.BP120/8.0kPa。呼吸急促,口唇轻度发绀,可见颈静脉怒张,双肺底有中小水泡音,心界向两侧扩大,但以左侧明显,可听到第四心音奔马律,心尖部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HR130次/min,心律不齐。肝脏触诊于右锁骨中线肋缘下3.0cm,前正中线剑突下40cm。双下肢中度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0.5X10的9次方L,NO.80,LO.20。尿常规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肢导低电压,PR间期延长至0,245,室性早搏。超声心动图示左室扩张,左室流出道扩大,室间隔、左室后壁运动减弱,提示心肌收缩力下降,二尖瓣前后叶呈镜面像,且振幅降低。治疗及转归:入院后经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3周,心脏明显缩小,杂音减轻,奔马律消失,心衰改善。请问:由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主要护理诊断有哪些?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