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时大肠最常见的运动形式是
- A: 集团蠕动
- B: 分节运动
- C: 紧张性收缩
- D: 袋状往返运动
- E: 多袋推进运动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空腹时大肠最多见的一种运动形式是
- 男性,42岁,间断上腹痛10年,空腹痛明显,伴反酸;半小时前突发腹痛加重,向后背放射,伴大汗,查体:血压80/50mmHg,腹肌紧张呈板状,上腹压痛反跳痛阳性,肠鸣音低弱,肝浊音界消失,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 男性,39岁。临床诊断复合性溃疡,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空肠近端对大弯、远端对小弯)后3个月,每进食5~30分钟即出现上腹饱胀不适,恶心、呕吐,腹泻、偶有腹绞痛,同时伴心慌、出汗、眩晕、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引起上述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
- 患者,男,75岁。便秘10多年,大便5〜7天一次,因60小时前突发下腹剧痛住院,痛呈持续性伴阵发性加剧;腹胀明显,无呕吐,病后无肛门排气。检査:T37.5℃,P92次/分,R20次/分,BP24/13.5KPa(180/100mmHg),下腹膨隆,尤以左侧更显著,轻度压痛,无肌紧张,未扪及肿块,肠鸣稀少、音调高亢。直肠指诊:直肠腔较空虚,指套未染血、脓或黏液。钡剂灌肠X线检查见钡剂经直肠近端后即受阻,钡影尖端“鸟嘴”形。肠梗阻手术探查中,下列哪种情况的患者预后最差
- 男性,37岁。腹痛、腹胀5个月,不能进食2天入院。查体:上腹部膨隆、压痛。腹部CT检查:上腹部囊状包块。临床诊断:急性胰腺炎伴假性囊肿形成。手术中,于胃体打孔置硅胶管一端到空肠,另一端从皮肤引出体外,其目的是术后患者情况良好,营养支持一般开始于每天肠内营养液达到多少以后,可以停止肠外营养术后第10天,肠内营养液24小时总量大于2000ml,连续2天少尿。最可能的原因是
- 男性,45岁。上腹隐痛6年,为空腹时疼痛,进餐后可缓解,1年前患者行胃肠钡透提示十二指肠球部变形,2天前因大量进食后出现上腹疼痛加重,疼痛可向腰背部放散。查体:上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急检血常规提示:WBC 11x109/L,N78%。该患者初步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是最易发生幽门梗阻的溃疡是
- 男性,45岁。上腹隐痛6年,为空腹时疼痛,进餐后可缓解,1年前患者行胃肠钡透提示十二指肠球部变形,2天前因大量进食后出现上腹疼痛加重,疼痛可向腰背部放散。查体:上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急检血常规提示:白细胞11×109/L,中性粒细胞78%。该患者初步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是最易发生幽门梗阻的溃病是
- 男性,45岁,上腹隐痛6年,为空腹时疼痛,进餐后可缓解,1年前患者行胃肠钡透提示十二指肠球部变形,2日前因大量进食后出现上腹疼痛加重,疼痛可向腰背部放散。查体:上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急检血常规提示:白细胞11×109/L,中性粒细胞0.78。该患者初步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是最易发生幽门梗阻的溃疡是
- 患者,男,75岁。便秘10多年,大便5~7天一次,因60小时前突发下腹剧痛住院,痛呈持续性伴阵发性加剧;腹胀明显,无呕吐,病后无肛门排气。检査:T37.5℃,P92次/分,R20次/分,BP24/13.5KPa(180/100mmHg),下腹膨隆,尤以左侧更显著,轻度压痛,无肌紧张,未扪及肿块,肠鸣稀少、音调高亢。直肠指诊:直肠腔较空虚,指套未染血、脓或黏液。钡剂灌肠X线检查见钡剂经直肠近端后即受阻,钡影尖端“鸟嘴”形。诊断应考虑为肠梗阻手术探查中,下列哪种情况的患者预后最差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