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期高血压病患者临床表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大量蛋白尿
- B: 眼底出现动静脉交叉征
- C: 心电图呈现左室肥厚
- D: 顽固性低钾血症
- E: 显微镜下血尿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女性患者50岁,慢性肾衰竭3年,长期血液透析治疗,近一个月自觉水肿加重,少尿入院,入院后一周内查肾功能指标3次:血尿素氮持续高于35.7mmol/L,血肌酐均高于707μmmol/L,肌酐清除率低于5ml/min。,患者拟行肾脏移植,下述有关肾移植观点错误的一项是
- 患者,男,68岁,临床诊断胃窦癌。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年,长期口服抗高血压药。术前测血压170/ 100mmHg,心率84次/min。 (心电图:电轴左偏,心脏顺钟向转位。X线胸片:心脏增大。在静吸负荷麻醉下行胃窦癌根治术,诱导后当异氟烷浓度达1.6MAC时,血压降至95/50mmHg,心率为118次/min, ECG出现多个室性期前收缩目前主张抗高血压药物需用至关于抗高血压药的药理作用,不正确的是
- 患者,男,68岁,临床诊断胃窦癌。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年,长期口服抗高血压药。术前测血压170/ 100mmHg,心率84次/min。 (心电图:电轴左偏,心脏顺钟向转位。X线胸片:心脏增大。在静吸负荷麻醉下行胃窦癌根治术,诱导后当异氟烷浓度达1.6MAC时,血压降至95/50mmHg,心率为118次/min, ECG出现多个室性期前收缩目前主张抗高血压药物需用至关于抗高血压药的药理作用,不正确的是诱导后发生低血压,最可能的原因是
- 患者,男,68岁,临床诊断胃窦癌。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年,长期口服抗高血压药。术前测血压170/ 100mmHg,心率84次/min。 (心电图:电轴左偏,心脏顺钟向转位。X线胸片:心脏增大。在静吸负荷麻醉下行胃窦癌根治术,诱导后当异氟烷浓度达1.6MAC时,血压降至95/50mmHg,心率为118次/min, ECG出现多个室性期前收缩目前主张抗高血压药物需用至关于抗高血压药的药理作用,不正确的是诱导后发生低血压,最可能的原因是此时应首先采取的处理措施是
- 患者,女,78岁。因患高血压病长期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规格为30mg),每日1次,每次1片,血压控制良好。近两日因气温骤降感觉血压明显升高,于18时自查血压达170/100mmHg,决定加服1片药,担心起效慢,将其碾碎后吞服,于19时再次自测血压降至110/70mmHg,后续又出现头晕、噁心、心悸胸闷,随后就医。关于导致患者出现血压明显下降及心悸等症状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患者,女,78岁。因患高血压病长期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规格为30mg),每日1次,每次1片,血压控制良好。近两日因气温骤降感觉血压明显升高,于18时自查血压达170/100mmHg,决定加服1片药,担心起效慢,将其碾碎后吞服,于19时再次自测血压降至110/70mmHg,后续又出现头晕、噁心、心悸胸闷,随后就医。关于导致患者出现血压明显下降及心悸等症状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关于口服缓释、控释制剂的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的说法,错误的是
- 患者,男,68岁,临床诊断胃窦癌。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年,长期口服抗高血压药。术前测血压170/ 100mmHg,心率84次/min。 (心电图:电轴左偏,心脏顺钟向转位。X线胸片:心脏增大。在静吸负荷麻醉下行胃窦癌根治术,诱导后当异氟烷浓度达1.6MAC时,血压降至95/50mmHg,心率为118次/min, ECG出现多个室性期前收缩目前主张抗高血压药物需用至关于抗高血压药的药理作用,不正确的是诱导后发生低血压,最可能的原因是此时应首先采取的处理措施是对该患者麻醉中的血压管理,错误的是
- 男性,42岁。寒战,高热2天,体温持续超过39℃,伴有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咳较多砖红色胶冻样痰,有长期大量饮酒史。查体:右肺上野呼吸音减弱,可闻及湿啰音。血常规:WBC14×109/L,N82%。首先考虑的诊断为有助于明确诊断的检查有关于治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患者,女,78岁。因患高血压病长期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规格为30mg),每日1次,每次1片,血压控制良好。近两日因气温骤降感觉血压明显升高,于18时自查血压达170/100mmHg,决定加服1片药,担心起效慢,将其碾碎后吞服,于19时再次自测血压降至110/70mmHg,后续又出现头晕、噁心、心悸胸闷,随后就医。关于导致患者出现血压明显下降及心悸等症状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关于口服缓释、控释制剂的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的说法,错误的是硝苯地平控释片的包衣材料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