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于瓣膜置换术后多长时间的感染性心内膜炎可以定义为早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
- A: 30d内
- B: 60d内
- C: 3个月内
- D: 6个月内
- E: 1年内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女性,36岁,于就诊前8个月在某医院施“风心病行人工瓣膜置换术”术后一般情况可,1个月来常感发热,二尖瓣区可闻及杂音,脾大,血培养两次均示:草绿色链球菌生长,最可能的诊断是
- 女,34岁。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狭窄9年,进行性活动耐力减低,近一年来,每于剧烈运动中发生昏厥,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查体:BP100/70mmHg,心率78次/分,律齐,主动脉瓣区可闻及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增大,LVEF40%,主动脉瓣膜口面积1.1cm2,平均压力阶差55mmHg,跨瓣峰速度5.4m/s。对该患者最恰当的处置是
- 女,34岁。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狭窄9年,进行性活动耐力减低,近一年来,每于剧烈运动中发生晕厥。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查体:BP100/70mmHg。心率78次/分,律齐,主动脉瓣区可闻及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超声心动提示左心室增大,LVEF40%,主动脉瓣瓣口面积1.1cm2,平均压力阶差55mmHg,跨瓣峰速度5.4m/s。对该患者最恰当的 处置是
- 患者男,70岁,74kg。13年前行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入院前两个月出现过短暂头晕;一周前自己突然闻及响亮的心脏杂音同时伴有胸闷、气促、尿少、乏力等症状;查体心尖部闻及Ⅲ级鸥鸣样收缩期杂音。心功能Ⅲ〜Ⅳ级。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胸部X片示:两肺淤血并间质性肺水肿,右上腔静脉影增宽,肺容积缩小,心脏呈二尖瓣-主动脉型。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生物瓣撕裂反流;肺动脉高压(中度)。拟在全身麻醉下行二尖瓣瓣膜置换术。该患者影像学检查心脏形态改变主要为进一步检查可发现该患者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为术中依据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进行血流动力学调控,可有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下列措施有利于维持患者心输出量的是该患者瓣膜置换术后能迅速改善的是
- 女性,30岁,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近4周来出现反复发热,气促。查体:T38.4℃,眼结膜有出血点,心率100次/分,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和舒张期杂音,呈乐性,性质多变。左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左肋缘下可触及脾脏,双下肢无水肿。患者长程、大剂量抗生素治疗的理由是此时宜采取何种治疗措施(提示:患者经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但由于瓣膜损害加重,心力衰竭难以控制)患者最容易发生栓塞的部位是感染性心内膜炎,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指征为
- 患者男,70岁,74kg。13年前行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入院前两个月出现过短暂头晕;一周前自己突然闻及响亮的心脏杂音同时伴有胸闷、气促、尿少、乏力等症状;查体心尖部闻及Ⅲ级鸥鸣样收缩期杂音。心功能Ⅲ〜Ⅳ级。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胸部X片示:两肺淤血并间质性肺水肿,右上腔静脉影增宽,肺容积缩小,心脏呈二尖瓣-主动脉型。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生物瓣撕裂反流;肺动脉高压(中度)。拟在全身麻醉下行二尖瓣瓣膜置换术。该患者影像学检查心脏形态改变主要为进一步检查可发现该患者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为术中依据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进行血流动力学调控,可有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下列措施有利于维持患者心输出量的是
- 慢性风湿性瓣膜病中联合瓣膜病变常发生于__
- 晕厥常发生于以下哪种瓣膜病变
- 风湿病时,发生心瓣膜病,肺发生严重淤血,主要由瓣膜的何种疾病引起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