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常用表面麻醉剂
- A: 0.5%丁卡因
- B: 噻吗洛尔
- C: 双氯芬酸
- D: 酰唑胺
- E: 毛果芸香碱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患者,男性,46岁。全身皮疹10天,发热1周。发疹前2周内因头部外伤应用苯巴比妥、破伤风抗毒素及阿洛西林等药物。查体:体温38.8℃,血压130/76mmHg,体重70kg;双眼巩膜黄染明显;心率110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湿罗音。皮肤科情况:全身弥漫分布密集暗红色及铁锈色斑疹、斑片,表面泛发较多薄壁松弛性水疱、大疱,尼氏征阳性,全身皮肤松解面积为全身体表面积的50%,眼部、口唇、口腔及外生殖器黏膜糜烂。血常规:WBC4.31×109/L、N%25.3%、对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患者,男性,65岁。下肢鳞屑性斑块3年,全身鳞屑性红斑1周。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红色斑块,伴有瘙痒,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银屑病,并予以外用药物治疗(具体不详)后改善,后患者间断外用药物治疗,皮疹反复。1周前患者感冒后出现咳嗽、发热,体温最高达39.2℃,并迅速出现全身弥漫性红斑。查体:头、面、躯干、四肢可见弥漫性红斑,部分表面有糠状鳞屑,红斑占全身体表面积的95%,口、眼黏膜无糜烂、渗出。对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该病最常见的病因是
- 患者,男性,65岁。下肢鳞屑性斑块3年,全身鳞屑性红斑1周。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红色斑块,伴有瘙痒,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银屑病,并予以外用药物治疗(具体不详)后改善,后患者间断外用药物治疗,皮疹反复。1周前患者感冒后出现咳嗽、发热,体温最高达39.2℃,并迅速出现全身弥漫性红斑。查体:头、面、躯干、四肢可见弥漫性红斑,部分表面有糠状鳞屑,红斑占全身体表面积的95%,口、眼黏膜无糜烂、渗出。对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该病最常见的病因是该病的代谢紊乱不包括
- 患者,男性,65岁。下肢鳞屑性斑块3年,全身鳞屑性红斑1周。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红色斑块,伴有瘙痒,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银屑病,并予以外用药物治疗(具体不详)后改善,后患者间断外用药物治疗,皮疹反复。1周前患者感冒后出现咳嗽、发热,体温最高达39.2℃,并迅速出现全身弥漫性红斑。查体:头、面、躯干、四肢可见弥漫性红斑,部分表面有糠状鳞屑,红斑占全身体表面积的95%,口、眼黏膜无糜烂、渗出。对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该病最常见的病因是该病的代谢紊乱不包括该患者的治疗一般不推荐系统应用的药物是
- 眼部表面麻醉后用无菌针头剔除的是
- 眼部表面麻醉后用生理盐水棉签拭去的是
- 患者,女性,31岁。因“发热、进行性面色苍白2个月,伴牙龈出血及血尿1周”入院。查体:重度贫血貌,心率110次/分,可触及多处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脾中度肿大,有触痛,口腔黏膜、四肢皮肤多处皮下出血点及瘀斑。血常规:WBC2.7×109/L,Hb55g/L,PLT52×109/L。胸骨穿刺发现异常组织细胞和吞噬型网状细胞27.5%。入院后不久,患者逐渐出现巩膜黄染,皮肤黏膜出血和排肉眼血尿增多,注射部位渗血,按压多时仍未止血,并诉头痛、恶心。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并DIC,用肝素抗DIC治疗。可用于监测肝素用量的是
- 患者,男性,46岁。全身皮疹10天,发热1周。发疹前2周内因头部外伤应用苯巴比妥、破伤风抗毒素及阿洛西林等药物。查体:体温38.8℃,血压130/76mmHg,体重70kg;双眼巩膜黄染明显;心率110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湿罗音。皮肤科情况:全身弥漫分布密集暗红色及铁锈色斑疹、斑片,表面泛发较多薄壁松弛性水疱、大疱,尼氏征阳性,全身皮肤松解面积为全身体表面积的50%,眼部、口唇、口腔及外生殖器黏膜糜烂。血常规:WBC4.31×109/L、N%25.3%、对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目前适合该患者的处理措施是予以患者地塞米松15mg/d、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IVIG、还原型谷胱甘肽、腺苷蛋氨酸、复方甘草酸苷、磷霉素钠、新鲜血浆、人血白蛋白静脉滴注,补液支持治疗,皮肤黏膜护理及外用疗法等处理5天。患者发热一直未有好转,体温最高达40.1℃,并出现咳嗽、咳痰;全身皮肤黏膜损害略有好转;复查两次血常规分别显示:WBC0.38×109/L、N%2.60%、L%94.5%;WBC0.73×109/L、N%8.20%、L%67.10%。该患者下一步的处理措施是目前通常使用SCORTEN评估TEN药疹患者的预后,其评估指标包括在SJS/TEN疾病初期阶段应用可以阻止病情进展的药物是
- 眼睑位于眼眶前部,覆盖于眼球表面,眼睑由外向内的结构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