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外科治疗发展趋势( )
- A: 保守手术
- B: 综合化的理念
- C: 术式改良及个体化
- D: 与影像技术的结合
- E: 以上都是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1882年Halsted首创了乳腺癌根治术,建立了肿瘤外科治疗的基本原则
- 某年轻女患者,自诉左侧乳房有硬结,到某医院外科诊治。经活体组织检查证实为乳腺癌。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收住院行乳腺癌根治术。在术中右侧乳房也做了活体组织切片,检查结果为“乳腺瘤性肿瘤,伴有腺体增生”。虽然目前不是癌组织,但是将来有癌变的可能性,医师决定将右侧乳房切除。术后患者及其家属认为,医师未经患者或其家属同意切除右侧乳房,要求追究医师的责任并要求赔偿。从伦理学上分析,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
- 某年轻女患者,自诉左侧乳房有硬结,到某医院外科诊治。经活体组织检查证实为乳腺癌。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收住院行乳腺癌根治术。在术中右侧乳房也作了活体组织切片,检查结果为“乳腺瘤性肿瘤,伴有腺体增生”。虽然目前不是癌组织,但是将来有癌变的可能性,医生决定将右侧乳房切除。术后患者及其家属认为,医生未经患者或其家属同意切除右侧乳房,要求追究医生的责任并要求赔偿。上述病例从伦理学上分析,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
- 患者杨某,女,演员,26岁。因右侧乳房有硬结到医院外科诊治,经活体组织检查确认为乳腺癌。医生建议:要尽早切除右侧乳房,并将实情告诉其父亲,取得患者和父亲的同意后,收入院,并及时施行手术。术中对左侧乳房做了活检。结果为乳腺良性肿瘤伴腺体增生,将来有癌变的可能,因此,在右侧乳房切除后,又做了左侧乳房切除术。医生行为如何选择,在道德上是最佳的
- 女性,48岁,已婚,因“左乳腺增生20余年,肿物明显增大1个月”来诊。查体:左乳腺肿物约9cm×10cm。患者为大学本科学历,某保险公司部门经理,在国外学习6年,并在业内博得好评。1年前被调到一个职员素质较差的部门任经理,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不协调。患者为三口之家,夫妻感情好,丈夫被派到国外,夫妻长期分居,儿子面临高考,对儿子的关心不够。1年内患者经常克制自己压抑、愤怒的情绪,心理压力大。患者认为健康很重要,但对癌症了解甚少。患者陷于严重的心理压力之中,对解决这种心理危机起到决定作用的是
- 女性,48岁,已婚,因“左乳腺增生20余年,肿物明显增大1个月”来诊。查体:左乳腺肿物约9cm×10cm。患者为大学本科学历,某保险公司部门经理,在国外学习6年,并在业内博得好评。1年前被调到一个职员素质较差的部门任经理,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不协调。患者为三口之家,夫妻感情好,丈夫被派到国外,夫妻长期分居,儿子面临高考,对儿子的关心不够。1年内患者经常克制自己压抑、愤怒的情绪,心理压力大。患者认为健康很重要,但对癌症了解甚少。患者陷于严重的心理压力之中,对解决这种心理危机起到决定作用的是为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前提是
- 乳房外侧上部的乳腺癌最先转移到
- 患者,女性,48岁。孕1产1,20年前剖腹生产。近2月来经量减少,周期如常,无痛经,末次月经在10天前。腹胀3个月,进行性加重,腹部逐渐膨大,食欲下降,体重略减轻,二便正常。腹部检查结果:腹部外观呈“蛙腹状”,移动浊音(+);妇科检查:外阴:(-);阴道(-);宫颈光滑,子宫附件因腹胀明显触诊不清;三合诊:子宫-直肠凹内触及“月牙样”硬性结节。无肝炎及结核病史。母亲75岁,曾患乳腺癌。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入院后应进行的辅助检查有
- 患者,女性,48岁。孕1产1,20年前剖腹生产。近2月来经量减少,周期如常,无痛经,末次月经在10天前。腹胀3个月,进行性加重,腹部逐渐膨大,食欲下降,体重略减轻,二便正常。腹部检查结果:腹部外观呈“蛙腹状”,移动浊音(+);妇科检查:外阴:(-);阴道(-);宫颈光滑,子宫附件因腹胀明显触诊不清;三合诊:子宫-直肠凹内触及“月牙样”硬性结节。无肝炎及结核病史。母亲75岁,曾患乳腺癌。本病人可能的临床诊断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