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婴,6小时,出生时窒息后6小时。患儿系G1P1,37+2 周剖宫产(胎心率小于100次/分),出生时Apgar 评分1、5、10分钟分别为2分、6分、9分,脐带绕颈2.5周,羊水Ⅲ°,胎盘无异常,胎膜无早破,出生体重3770g。患儿娩出后给予吸黏液,气管插管球囊加压给氧,心肺复苏,脐静脉给予维生素C、维生素K1、肾上腺素等治疗,转入儿科。母孕史:无异常。家族史:母亲30岁,体健,无业,血型O型;父亲31岁,体健,职员,血型A型。无家族性遗传性疾病。提示:体格检查:T36.0℃(肛),出生体重3770g,SaO292%(不吸氧),神志清楚,前囟饱满,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稍迟钝,P155次/分,心音有力,律齐,R55次/分,吸气性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腹软,肢端凉,四肢肌张力低,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拥抱反射未引出。患儿目前可能的诊断有患儿于生后5小时及7小时共抽搐2次,均表现为双眼凝视,四肢抽动,伴口唇青紫,持续约2~3分钟。为明确诊断,该患儿应首先重点检查的项目包括该患儿头颅MRI提示HIE,下列治疗正确的是

  • A: 维持良好的通气、换气功能
  • B: 维持心率和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
  • C: 维持血糖在正常值(2.2~5.0mmol/L)
  • D: 控制惊厥,首选地西泮
  • E: 降低颅内压,首选呋塞米和地塞米松
  • F: 控制缓解脑干症状,纳洛酮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