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骨髓细胞学检查选择穿刺部位时,下述哪项不准确
- A: 严格进行消毒,防止感染
- B: 只须避开大动脉,选好进针点
- C: 邻近无神经、血管和重要脏器
- D: 临床上常用的穿刺部位包括胸骨、棘突、髂骨、胫骨等处
- E: 穿刺部位应浅表、易定位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男,50岁。面色苍白、乏力半年,牙龈出血1周。化验血常规:Hb72g/L,WBC2.8×109/L,Plt32×109/L。骨髓细胞学检查: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占0.02,全片见巨核细胞40个,铁染色示细胞外铁(++),环形铁粒幼细胞占0.01,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根据WHO分型标准还需要进行检查的项目是
- 患者,男,35岁,因全血细胞减少入院治疗。行骨髓检查,形态学示:骨髓增生低下,血小板少,淋巴细胞比例增高;染色体未见异常;活检示:造血组织红系、粒系灶性增生。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可用下列何种药物治疗
- 男,35岁。牙龈出血、皮肤瘀斑,间断鼻出血10天,既往体健。血常规:Hb64g/L,WBC10.5×109/L,Plt26×109/L。骨髓细胞学检查:增生明显活跃,胞浆中较多颗粒且MPO染色强阳性的细胞占0.65,其中有的可见成堆Auer小体,若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查,此种细胞最可能的细胞免疫学表型是
- 男,18岁,发热伴颈部淋巴结进行性无痛性肿大3个月,最高体温38.1℃,血常规:WBC8.0×10^9/L。N0.70,L0.30.骨髓细胞学检查未见异样,淋巴结活检可见里-斯(R-S)细胞,最可能的诊断是( )。
- 男,25岁。牙龈出血1周,骨髓细胞学检查:增生极度活跃,原始淋巴细胞占0.72,行VDLP方案化疗14天后体温37.4℃,复查血常规:Hb75g/L,WBC1.4×109/L,N0.10,L0.90,PLT30×109/L。目前首选的治疗是
- 男,18岁。发热伴颈部淋巴结进行性无痛性肿大3个月。最高体温38.7℃。血常规;WBC8.0×109/L,N0.70,L0.30:骨髓细胞学检查未见异常:淋巴结活检可见里-斯(R-S)细胞。最可能的诊断为
- 男性农民,26岁。低热、纳差、消瘦半年就诊。体检:轻度贫血貌,脾脐下3cm,右缘过中线2cm。化验:Hb 90g/L,WBC 262×109/L,PLT 460×109/L,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率0.06(6%),积分8分。骨髓涂片符合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骨髓象改变,染色体检查Ph(+)。[假设信息]假如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有高热,贫血进行性加重,骨髓检查原始细胞0.45 (45%),细胞化学染色:POX强阳性,PAS(-),NSE中度阳性,不被氟化钠抑制。此时治疗选择是
- 男性,56岁,进行性贫血1年,剧烈腰痛3个月,查血红蛋白89g/L,白细胞3.4×109/L,血小板68×109/L,ESR180mm/h,尿蛋白(++),骨髓异常浆细胞54%,血清蛋白电泳出现M蛋白。与诊断不符的血液学改变是
- 某女性患者,30岁,哺乳期,牙龈出血伴低热半个月,经骨髓穿刺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拟进行化学治疗。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应遵循的原则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