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质上的组蛋白和非组蛋白各有何作用?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以上染色中主要用于检查组织胞质菌的是
- 下列组蛋白中,结合在连接DNA分子上并参与染色质高级结构形成的是
- 患者,男性,27岁。阴茎包皮溃疡1周。1个月前有治游史,20天后阴茎包皮上出现单发丘疹,逐渐发展成触之易出血增生性、内芽肿性溃疡损害,溃疡不痛,牛肉红样、质脆、有卫星状小损疡。镀银染色可在组织切片中见到无鞭毛体。对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患者,男性,27岁。阴茎包皮溃疡1周。1个月前有治游史,20天后阴茎包皮上出现单发丘疹,逐渐发展成触之易出血增生性、内芽肿性溃疡损害,溃疡不痛,牛肉红样、质脆、有卫星状小损疡。镀银染色可在组织切片中见到无鞭毛体。对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不适合于该患者治疗的药物是
- 患者,女性,46岁,因下腹痛和腹泻日渐加重入院。行剖腹探查术,见大网膜下部有直径约8cm的扁平肿块,余腹膜上散在有多数小结节。子宫及附件正常,消化道未见肿瘤。肿瘤组织镜下观察,呈现腺管、乳头状结构,并见有大小不等的腺管样腔隙,被覆单层扁平上皮或立方上皮,瘤细胞体积较大,胞质呈嗜酸性,核呈泡状。部分区域瘤细胞增生活跃,聚集成堆,细胞异型性明显,可见较多病理性核分裂象。免疫组化染色:Calretinin阳性,HBME-1强阳性,CK阳性,CEA阴性。该患者病理诊断为该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应属于此肿瘤高分化时需要鉴别的疾病是
- 患者,女性,46岁,因下腹痛和腹泻日渐加重入院。行剖腹探查术,见大网膜下部有直径约8cm的扁平肿块,余腹膜上散在有多数小结节。子宫及附件正常,消化道未见肿瘤。肿瘤组织镜下观察,呈现腺管、乳头状结构,并见有大小不等的腺管样腔隙,被覆单层扁平上皮或立方上皮,瘤细胞体积较大,胞质呈嗜酸性,核呈泡状。部分区域瘤细胞增生活跃,聚集成堆,细胞异型性明显,可见较多病理性核分裂象。免疫组化染色:Calretinin阳性,HBME-1强阳性,CK阳性,CEA阴性。该患者病理诊断为该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应属于
- 染色质的化学组成有
- 患者,女性,46岁,因下腹痛和腹泻日渐加重入院。行剖腹探查术,见大网膜下部有直径约8cm的扁平肿块,余腹膜上散在有多数小结节。子宫及附件正常,消化道未见肿瘤。肿瘤组织镜下观察,呈现腺管、乳头状结构,并见有大小不等的腺管样腔隙,被覆单层扁平上皮或立方上皮,瘤细胞体积较大,胞质呈嗜酸性,核呈泡状。部分区域瘤细胞增生活跃,聚集成堆,细胞异型性明显,可见较多病理性核分裂象。免疫组化染色:Calretinin阳性,HBME-1强阳性,CK阳性,CEA阴性。该患者病理诊断为
- 患者女,67岁。大便呈扁状,进行性加重8个月,现出现大便排出困难,无疼痛,无血便。B超提示盆腔肿瘤。术中见盆腔腹膜外、直肠与阴道壁之间10cm*8cm肿块,包膜完整,与直肠有粘连,包膜内有渗出液。病理大体所见:碎组织,大者6cm*4cm*4cm,切面灰黄色,质地均匀,鱼肉样,质地软,有出血。镜下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组成,部分肿瘤细胞呈编状排列,细胞核杆状,胞质红染,核周有空泡,部分细胞围绕血管呈放射状排列,围绕血管的肿瘤细胞呈透明状。病理性核分裂象可见,核分裂象大于5/50HPF。免疫组化CD117强阳性,CD34弱阳性,S-100阴性,SM-actin阴性。用上述靶向药物较少见的严重副作用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