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虫、细菌、真菌引起的混合感染阴道炎宜选用
- A: 咪康唑
- B: 甲硝唑
- C: 庆大霉素
- D: 聚甲酚磺醛
- E: 曲古霉素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60岁女性,阴道及外阴烧灼感,偶伴瘙痒1周,阴道分泌物检查见大量基底细胞及白细胞,未见假丝酵母菌及滴虫。适当治疗是
- 患者女性,32岁,主诉近2个月反复白带增多、有难闻的鱼腥味。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妇科检查:白带量较多、稀薄,阴道黏膜无红肿、充血。无滴虫、念珠菌或淋菌感染。清洁度Ⅰ度。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护士指导其配偶口服甲硝唑时应
- 女性,28岁,近1周来阴道分泌物较多,黄色,无臭味,无腹痛。妇科检查:宫颈轻度糜烂,宫体正常大小,两侧附件阴性,阴道分泌物涂片找滴虫及霉菌检查均阴性,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为CIN Ⅰ级,提示为下列哪一项
- 女,40岁,因外阴瘙痒就诊,妇科检查:外阴皮肤变白、变薄、失去弹性,阴蒂萎缩,阴道畅,无异常分泌物,宫颈柱状,光滑,子宫前位,常大,双附件(-)。外阴活检病理检查提示:表皮层过度角化,表皮萎缩变薄,伴基底细胞液化变性,黑素细胞减少,上皮脚变钝。白带常规:清洁度Ⅱ度,未见滴虫、霉菌。目前诊断考虑为
- 女性,40岁,外阴瘙痒7天就诊,伴阴道分泌物增多。可能的诊断有需要进一步的辅助检查包括(提示:查体发现,外阴黏膜充血,有抓痕,阴道充血水肿,分泌物较多,白色块状,宫颈正常。)关于此患者的治疗,正确的是(提示:阴道分泌物显微镜检查见菌丝及芽胞,未见滴虫及线索细胞。)
- 女,40岁,因外阴瘙痒就诊,妇科检查:外阴皮肤变白、变薄、失去弹性,阴蒂萎缩,阴道畅,无异常分泌物,宫颈柱状,光滑,子宫前位,常大,双附件(-)。外阴活检病理检查提示:表皮层过度角化,表皮萎缩变薄,伴基底细胞液化变性,黑素细胞减少,上皮脚变钝。白带常规:清洁度Ⅱ度,未见滴虫、霉菌。目前诊断考虑为关于此病的发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患者,女性,21岁。阴道疼痛、白带多,尿不适感明显,且白带呈黄色带臭味3天,发热1天。患者1周前有不洁性交史。未作过诊治,否认有梅毒等其他性病史。皮肤科专检:宫颈轻度糜烂,白带多,呈黄色,部分为脓样并有臭味。宫颈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发现细胞内有革兰阴性双球菌。未发现滴虫、霉菌。血 WBC 8.9×109/L,N 82%,L 18%。尿常规正常。 为进一步确诊还应该作哪些检查
- 女,40岁,因外阴瘙痒就诊,妇科检查:外阴皮肤变白、变薄、失去弹性,阴蒂萎缩,阴道畅,无异常分泌物,宫颈柱状,光滑,子宫前位,常大,双附件(-)。外阴活检病理检查提示:表皮层过度角化,表皮萎缩变薄,伴基底细胞液化变性,黑素细胞减少,上皮脚变钝。白带常规:清洁度Ⅱ度,未见滴虫、霉菌。目前诊断考虑为关于此病的发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此病可合并下列哪种疾病
- 女,40岁,因外阴瘙痒就诊,妇科检查:外阴皮肤变白、变薄、失去弹性,阴蒂萎缩,阴道畅,无异常分泌物,宫颈柱状,光滑,子宫前位,常大,双附件(-)。外阴活检病理检查提示:表皮层过度角化,表皮萎缩变薄,伴基底细胞液化变性,黑素细胞减少,上皮脚变钝。白带常规:清洁度Ⅱ度,未见滴虫、霉菌。目前诊断考虑为关于此病的发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此病可合并下列哪种疾病治疗上可选用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