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培养细胞接种必须首选敏感细胞的关键原因是病毒对细胞的感染性
- A: 与病毒种类相关
- B: 与病毒的数量相关
- C: 与接种的时机相关
- D: 具有严格的选择性和特异性
- E: 与工作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密切相关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可用组织细胞培养
- 细胞或组织培养基中应含有下列哪些成分
- 下列哪些病毒能在组织细胞中进行人工培养
- 用于动物细胞培养的组织和细胞大都取自胚胎或出生不久的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其主要原因是这样的组织细胞
- 来自人成年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开始出现生长停滞的培养代数是
- 1953年Rowe等人观察到来自人()组织的原代培养细胞由于未知病毒的复制而产生细胞病变。
- 什么是最常用的原代培养方法,它利用刚刚离体的、有旺盛生长活力的组织作为实验材料,将其剪成小块直接接种在培养瓶中,大约24小时后,细胞即可从贴壁的组织块的四周游出并生长
- 患者,男性,40岁,农民。颜面、胸背部反复发作的红色丘疹、小脓疱6个月。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于颜面部出现红色丘疹及小脓疱,偶觉瘙痒或刺痛感,数天后蔓延至前胸和后背。当地医院曾诊断过“脂溢性湿疹、螨皮炎、面癣”等,使用过“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抗生素软膏、抗真菌乳膏及口服甲硝唑”等治疗,皮疹可好转或消退,但停药后又复发,且无明显的季节性。近1个月来皮疹加重,外用药膏无效。患者平日体健,无药物过敏史及传染病史,发病以来也无发热等全身症状。查体:一般情况尚可,各系统检查无特殊。专检:面颊、下颏部及上胸背部见大小不等、边界较清的红色丘疹,其上有与毛囊一致的粟粒状脓疱,呈环形排列,周围糠状鳞屑。辅助检查:血常规界WBC 1.0×109/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为10.0%,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1.29×109/L。皮肤组织病理:毛囊口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毛囊漏斗部见多数嗜酸性粒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浸润。真皮血管及皮脂腺周围有大量嗜酸性、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少许组织细胞混合性浸润,并在皮脂腺内形成脓肿。脓疱液细菌培养阴性,皮屑真菌镜检与培养阴性,毛囊虫多次检查阴性。 依据病史、皮疹特点及辅助检査,本病的诊断为
- 患者,男性,40岁,农民。颜面、胸背部反复发作的红色丘疹、小脓疱6个月。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于颜面部出现红色丘疹及小脓疱,偶觉瘙痒或刺痛感,数天后蔓延至前胸和后背。当地医院曾诊断过“脂溢性湿疹、螨皮炎、面癣”等,使用过“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抗生素软膏、抗真菌乳膏及口服甲硝唑”等治疗,皮疹可好转或消退,但停药后又复发,且无明显的季节性。近1个月来皮疹加重,外用药膏无效。患者平日体健,无药物过敏史及传染病史,发病以来也无发热等全身症状。查体:一般情况尚可,各系统检查无特殊。专检:面颊、下颏部及上胸背部见大小不等、边界较清的红色丘疹,其上有与毛囊一致的粟粒状脓疱,呈环形排列,周围糠状鳞屑。辅助检查:血常规界WBC 1.0×109/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为10.0%,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1.29×109/L。皮肤组织病理:毛囊口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毛囊漏斗部见多数嗜酸性粒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浸润。真皮血管及皮脂腺周围有大量嗜酸性、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少许组织细胞混合性浸润,并在皮脂腺内形成脓肿。脓疱液细菌培养阴性,皮屑真菌镜检与培养阴性,毛囊虫多次检查阴性。依据病史、皮疹特点及辅助检查,本病的诊断为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