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搜题
登录
搜索
可用2.5-3%碘酊消毒的部位是:
A: 面部皮肤
B: 肛门和外生殖器
C: 婴儿腹部皮肤
D: 成人脐部
E: 口腔
答案:
查看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3.5个月婴儿,母乳喂养,腹泻2.5个月,大便5-6次/日,有时多达8-9次/日.稀水状或糊状,曾用“止泻药”等药治疗不见好转,来诊前大便1次,为黄色稀便带血丝、食欲佳,精神好,有湿疹,体重6.1kg。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为
患儿,男,1.5岁。发热,咳嗽4天,曾用青霉素肌内注射治疗无效。昨天起拒食,呕吐,尿量少。查体:体温39.8℃,脉搏180次/分,呼吸65次/分,精神不振,烦躁不安,口唇发绀,鼻翼扇动;两肺散在细啰音,肝右下3cm。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2.5×10
9
/L,中性粒细胞90%。该患儿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3.5个月婴儿,母乳喂养,腹泻2.5个月,大便5-6次/日,有时多达8-9次/日.稀水状或糊状,曾用“止泻药”等药治疗不见好转,来诊前大便1次,为黄色稀便带血丝、食欲佳,精神好,有湿疹,体重6.1kg。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为在进一步检查项目中对于诊断治疗意义最小的是
9岁男孩,因3个月来面色苍白、皮肤出血点及常流鼻血就诊。査体:贫血貌,皮肤散在出血点,肝右肋下刚可及,脾未触及,外周血Hb 60g/L,WBC 2.5×10
9
/L,PLT 45×10
9
/L,骨髓增生低下,全片未见巨核细胞。最可能的诊断是治疗不宜选用哪类药物
5个月婴儿,母乳喂养,腹泻2.5个月,大便5~6次/日,有时多达8~9次/日,稀水状或糊状,曾用“小儿泻立停”等药治疗不见好转,来诊前大便一次为黄色稀便带血丝,食欲佳,精神好,有湿疹,体重6.1kg。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为:
9岁男孩,因3个月来面色苍白、皮肤出血点及常流鼻血就诊。査体:贫血貌,皮肤散在出血点,肝右肋下刚可及,脾未触及,外周血Hb 60g/L,WBC 2.5×10
9
/L,PLT 45×10
9
/L,骨髓增生低下,全片未见巨核细胞。治疗不宜选用哪类药物
12个月婴儿,体重5kg,4个月来因迁延性腹泻改用米糊喂养。近一周来发热咳嗽、气促。查体:发育营养差,呼吸55次/分,神萎,反应低下,面色苍白,全身皮下脂肪消失,咽充血,两肺细小水泡音。血常规:RBC 2.5×10
12
/L,Hb 75g/L。其可能的诊断是
3.5个月婴儿,母乳喂养,腹泻2.5个月,大便5-6次/日,有时多达8-9次/日.稀水状或糊状,曾用“止泻药”等药治疗不见好转,来诊前大便1次,为黄色稀便带血丝、食欲佳,精神好,有湿疹,体重6.1kg。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为在进一步检查项目中对于诊断治疗意义最小的是对此婴儿最不含适的治疗措施是
患儿1岁,体重5kg,生后混合喂养,5个月来因迁延性腹泻改用米糊喂养,近10天来发热,咳嗽,拒食。体检:精神萎靡,反应低下,面色苍白,皮下脂肪消失,皮肤弹性消失,咽充血,两肺细水泡音,血常规:红细胞2.5×10
12
/L,Hb 50g/L。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
不再提醒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