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防止细胞膜流动性突然降低的脂类是
- A: 磷脂肌醇
- B: 磷脂酰胆碱
- C: 胆固醇
- D: 磷脂酰丝氢酸
- E: 鞘磷脂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患者,男,21岁,因发热、头痛伴呕吐3天入院。入院前8天曾下河游泳。检查:体温38.5℃,脉搏93次/分,血压120/80mmHg,呼吸26次/分,神志清楚,精神萎靡,颜面潮红。心、肺及全身检查未见异常。双眼底未见视乳头水肿,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射灵敏。左上、下肢肌力Ⅲ~Ⅳ级,肌张力低;右上、下肢肌力Ⅳ级;左半身痛觉减弱,左腹壁及提睾反射(-);左上、下肢腱反射减弱,左侧巴氏征(+),脑膜刺激征(+)。化验检查:血白细胞总数4.7×109/L,分类:中性粒细胞0.84,淋巴细胞0.15;血糖7.7mmol/L,血钾0.9mmol/L。心电图正常。腰穿初压2.84kPa(284mmH2O),外观微混浊,白细胞300×106/L,红细胞200×106/L,中性粒细胞0.71,淋巴细胞0.29,糖3.4mmol/L,氯化物102mmol/L,蛋白511mg/L,细菌涂片及培养阴性。按化脓性脑膜炎给以降颅压、抗感染治疗。9小时后突然视物模糊,意识丧失。四肢强直阵挛性抽搐,双眼向左凝视,双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16小时后出现呼吸节律失调,双瞳孔再次散大,5分钟后呼吸、心搏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死后立即颈椎旁穿刺,脑脊液呈米汤样,白细胞200×10/L,红细胞605×106/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蛋白500mg/L,糖2.8mmol/L,氯化物100mmol/L。细菌涂片及培养阴性,脑脊液涂片找到阿米巴原虫滋养体。病理诊断:原发性阿米巴性脑膜脑炎(PAM)。 引起原发性阿米巴性脑膜脑炎的原虫是此患者感染病原体的最可能的途径是以下哪种措施可预防原发性阿米巴性脑膜脑炎的发生
- 患者,男,21岁,因发热、头痛伴呕吐3天入院。入院前8天曾下河游泳。检查:体温38.5℃,脉搏93次/分,血压120/80mmHg,呼吸26次/分,神志清楚,精神萎靡,颜面潮红。心、肺及全身检查未见异常。双眼底未见视乳头水肿,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射灵敏。左上、下肢肌力Ⅲ~Ⅳ级,肌张力低;右上、下肢肌力Ⅳ级;左半身痛觉减弱,左腹壁及提睾反射(-);左上、下肢腱反射减弱,左侧巴氏征(+),脑膜刺激征(+)。化验检查:血白细胞总数4.7×109/L,分类:中性粒细胞0.84,淋巴细胞0.15;血糖7.7mmol/L,血钾0.9mmol/L。心电图正常。腰穿初压2.84kPa(284mmH2O),外观微混浊,白细胞300×106/L,红细胞200×106/L,中性粒细胞0.71,淋巴细胞0.29,糖3.4mmol/L,氯化物102mmol/L,蛋白511mg/L,细菌涂片及培养阴性。按化脓性脑膜炎给以降颅压、抗感染治疗。9小时后突然视物模糊,意识丧失。四肢强直阵挛性抽搐,双眼向左凝视,双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16小时后出现呼吸节律失调,双瞳孔再次散大,5分钟后呼吸、心搏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死后立即颈椎旁穿刺,脑脊液呈米汤样,白细胞200×10/L,红细胞605×106/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蛋白500mg/L,糖2.8mmol/L,氯化物100mmol/L。细菌涂片及培养阴性,脑脊液涂片找到阿米巴原虫滋养体。病理诊断:原发性阿米巴性脑膜脑炎(PAM)。 引起原发性阿米巴性脑膜脑炎的原虫是此患者感染病原体的最可能的途径是以下哪种措施可预防原发性阿米巴性脑膜脑炎的发生诊断原发性阿米巴性脑膜脑炎以下哪些表述正确?
- 患者女,41岁,因右眼剧烈眼痛、畏光、流泪及视力下降2个月来诊。此前曾在当地给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和抗病毒眼液滴眼治疗,症状无改善,且有加重趋势。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5,矫正无提高。结膜混合充血,上方、鼻侧及颞侧角膜缘溃疡形成,约占3/4象限(8点钟至5点钟),最宽处位于角膜11点钟约5mm,溃疡与角膜缘之间无透明角膜间隔,其朝向角膜中央方向有一个潜掘状的浸润进行缘。前房深度正常,房水闪辉(±),未见积脓。左眼视力1.0,检查未见异常。患者既往身体健康,否认风湿、类风湿等免疫性疾病,入院后全血细胞计数和分类值正常、全身类风湿因子(RF)、抗核抗体(AN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均为阴性。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是为防止复发,后续的治疗方案是
- 防止自由基对细胞的损害,保护视细胞的视网膜组织营养剂不包括()
- 下列物质中能够保护细胞膜,防治坏血病的是
- 在结肠癌手术中,为防止癌细胞血行转移,需采取
- 如已确诊为成釉细胞瘤,为防止复发,其治疗原则为:
- 来自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纤维终止于
- 在脱落细胞标本涂片制作过程中,为保持细胞的自然形态,防止细胞自溶或腐败,应采取的步骤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