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搜题
登录
搜索
伤寒持续发热和毒血症状主要原因是
A: 伤寒杆菌在局部繁殖,大量持续侵入血流
B: 伤寒杆菌在血流中大量繁殖
C: 伤寒杆菌释放的内毒素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D: 迟发型变态反应
E: 病灶中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释放的内源性致热原
答案:
查看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男孩11岁,因发热20天,纳差、腹胀、便秘入院,确诊为伤寒,伤寒持续发热主要是
某患者持续性发热5天,相对缓脉,皮肤出现玫瑰疹,肝脾大,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值,疑似伤寒和副伤寒。为了确诊,此时采取培养伤寒杆菌的阳性率最高的标本是
女性,16岁。不规则发热5天,继之持续发热18天,伴厌食、腹胀。体检神志淡漠,反应迟钝,脾肋下4cm。疑似伤寒病人在此病程中有确诊意义的检査是:
男孩,11岁。因发热20d、纳差、腹胀、便秘于1994年8月入院。体检:体温39.2℃,神志清,表情淡漠,咽稍红,舌苔厚,心、肺无异常,腹略胀,肝肋下2.5cm,剑下4cm,质软,轻压痛,脾肋下2cm,入院后确诊为伤寒。伤寒持续发热主要是
女性,15岁。因持续发热10天入院。患者10天前起发热,T38℃左右,3天后升至40℃,持续高热,曾自服“消炎药”2~3天未退热。査体:T40℃,P102次/min,R20次/min,神清,精神差,未见皮疹、出血点,心肺无特殊,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各及1cm,质软,该患者拟诊伤寒,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患者男性,25岁。持续发热6天,腹泻3~5次/日,稀便。查体:T39.2℃,P 90次/分,R 20次/分,BP 120/70mmHg,双肺无异常,肝脾肋下1cm。血培养细菌生长,下列支持伤寒沙门菌的特征有
患者男性,25岁。持续发热6天,腹泻3~5次/日,稀便。查体:T39.2℃,P 90次/分,R 20次/分,BP 120/70mmHg,双肺无异常,肝脾肋下1cm。为确诊伤寒杆菌感染,此时应进行
男性,23岁。持续发热7天,伴头痛、腹痛、腹胀、便秘。体检:体温40℃,心率96次/min,前胸见多枚皮疹。疑似伤寒病人在此病程中有确诊意义的检査是:
男性,18岁。持续发热1周伴乏力,厌食入院。体检:体温39.4℃,脉搏92次/min,肝肋下2cm,脾肋下1cm。化验:WBC4.0×10
9
/L,N0.62(62%),L0.35(35%),M0.03(3%),血培养伤寒杆菌生长,经氯霉素治疗5天后体温正常,发病第18天解黑便1次,量约50g。有关伤寒最严重而较常见的并发症是下列哪项对伤寒的诊断与预后判断有参考意义伤寒传染性最强时期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
不再提醒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