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汗的主证是
- A: 汗沾衣
- B: 色正黄
- C: 如柏汁
- D: 脉自沉
- E: 发热汗出而渴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肖某,夏天于烈日下劳作,猝然昏倒,发热,汗出不止,口渴气急,舌红苔黄,脉濡数,导致本证的主要病邪是
- 某男,34岁,两年来患三日疟,反复发作。今夏,病发至秋,病尚未愈。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肢体无力,脘闷腹胀,饮食不佳,脾大,胁下4cm。疟来先恶寒怕冷,随即发热,体温38℃上下,两小时后汗出热退。脉象稍弦,舌苔薄白。根据上述病史及脉症特点,宜辨证为此证的主要病机是此证的治法是此证的最佳选方是
- 某男,34岁,两年来患三日疟,反复发作。今夏,病发至秋,病尚未愈。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肢体无力,脘闷腹胀,饮食不佳,脾大,胁下4cm。疟来先恶寒怕冷,随即发热,体温38℃上下,两小时后汗出热退。脉象稍弦,舌苔薄白。根据上述病史及脉症特点,宜辨证为此证的主要病机是此证的治法是
- 某男,34岁,两年来患三日疟,反复发作。今夏,病发至秋,病尚未愈。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肢体无力,脘闷腹胀,饮食不佳,脾大,胁下4cm。疟来先恶寒怕冷,随即发热,体温38℃上下,两小时后汗出热退。脉象稍弦,舌苔薄白。根据上述病史及脉症特点,宜辨证为此证的主要病机是
- 患者,男,50岁,患消渴病5年,症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中医辨为肾阴虚证,处以六味地黄汤,药用:熟地黄24g,酒萸肉12g,山药12g,泽泻9g,牡丹皮9g,茯苓9g。7剂,每日1剂,水煎服。根据患者的病情,处方中山药的炮制方法是药师调配复核时,其中呈圆形或椭圆形厚片,切面黄白色至淡黄色,粉性,气微,味微苦的饮片是患者服完7剂后即来就诊,自诉消渴等症状有所缓解,并云:因长期出差而不便服汤剂,希望服用组成与功效相同的成药。鉴此,医师根据病情,建议其服以六味地黄汤方制成的成药,不适宜的剂型是针对其病证,该方的主要药理作用是
- 某男,42岁。自诉感冒数日,恶寒渐轻,身热增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干,心烦不眠。经中医辨证为外感风寒、郁而化热。处以柴葛解肌汤,药用柴胡、葛根、甘草、黄芩、羌活、白芷、白芍、桔梗、石膏,水煎服。处方调配复核,见有表面黑褐色,切面外侧棕褐色,木部黄白色,有的可见发射状纹理,气香的饮片是处方中葛根解肌退热,其主要成分葛根素的结构是
- 某男,42岁。自诉感冒数日,恶寒渐轻,身热增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干,心烦不眠。经中医辨证为外感风寒、郁而化热。处以柴葛解肌汤,药用柴胡、葛根、甘草、黄芩、羌活、白芷、白芍、桔梗、石膏,水煎服。处方调配复核,见有表面黑褐色,切面外侧棕褐色,木部黄白色,有的可见发射状纹理,气香的饮片是处方中葛根解肌退热,其主要成分葛根素的结构是处方中含有三萜皂苷类成分,且具有解热、抗炎、抗病毒和保肝作用的饮片是
- 汗证实证的主要治法是
- 汗证虚证的主要治法是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