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慢性活动性肝炎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是:
- A: ALT升高
- B: LDH升高
- C: ALP升高
- D: γ-GT升高
- E: A/G下降
答案:
解析:
相关题目
- 男性,70岁,慢性咳嗽、咳痰12年,近2年来活动后出现气短,偶有踝部水肿,门诊以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收入院。护理评估时胸部阳性体征可表现为对上述患者做哪项检查有助于确诊
- 男性,72岁,既往咳嗽、咳痰30年,活动后气短12年,近1年出现双下肢水肿。肺功能显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30%小于等于FEV1小于50%预计值。慢性支气管炎所致阻塞性肺气肿多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形成肺动脉高压的最主要因素为下列哪项肺功能检查对阻塞性肺气肿的诊断最有价值关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诊断,下列各项中最有价值的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治疗,正确的是
- 男性,72岁,既往咳嗽、咳痰30年,活动后气短12年,近1年出现双下肢水肿。肺功能显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30%小于等于FEV1小于50%预计值。慢性支气管炎所致阻塞性肺气肿多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形成肺动脉高压的最主要因素为下列哪项肺功能检查对阻塞性肺气肿的诊断最有价值
- 男性,72岁,既往咳嗽、咳痰30年,活动后气短12年,近1年出现双下肢水肿。肺功能显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30%小于等于FEV1小于50%预计值。慢性支气管炎所致阻塞性肺气肿多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形成肺动脉高压的最主要因素为下列哪项肺功能检查对阻塞性肺气肿的诊断最有价值关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诊断,下列各项中最有价值的是
- 男性,72岁,既往咳嗽、咳痰30年,活动后气短12年,近1年出现双下肢水肿。肺功能显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30%小于等于FEV1小于50%预计值。慢性支气管炎所致阻塞性肺气肿多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形成肺动脉高压的最主要因素为下列哪项肺功能检查对阻塞性肺气肿的诊断最有价值关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诊断,下列各项中最有价值的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治疗,正确的是阻塞性肺气肿的主要症状应是
- 患者男,70岁。抽烟史45年,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阻塞性肺气肿,讲话或穿衣等轻微动作时即发生气短。该患者主观呼吸功能障碍程度评定为几级对此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不包括以下主要用于肌耐力训练的治疗性作业活动的是
- 患者男性,67岁。慢性咳嗽,咳少量白痰,活动后气短3年,近2个月气短加重,痰量较多,为脓性痰。查体:口唇轻度发绀,双下肺可闻及Velcro啰音,有杵状指。根据以上病史、症状、体征特点,对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为了确诊,需做进一步检查,下列检查方法最有利于确诊的是
- 患者,女性,75岁。因“活动后胸闷、气促15年,加重1个月”入院。外院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肺部感染”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舒普深)抗感染及解痉、化痰等治疗,病情无好转。入院前痰培养检出“白假丝酵母菌,烟曲菌”,胸部CT示双肺多发病变,转本院进一步治疗。关于抗真菌治疗,下列观点对的是
- 男性,76岁。反复咳嗽、咳痰30余年,活动后气短8年余,双下肢水肿4年,加重1周。对于该患者的问诊应围绕根据已有的问诊结果,体格检查时重点注意事项有患者既往吸烟50年,30多年来,患者反复于冬春季节出现咳嗽、咳痰,痰多呈白色泡沫状,易咳出。8年来逐渐出现气短,活动后加重,近4年出现心悸、尿少,伴双下肢水肿。曾多次住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II型呼吸衰竭”。并且曾应用呼吸机辅助治疗。1周前感冒后上述症状加重,神志恍惚,咳黄痰,气短加重,伴心悸、尿少、双下肢水肿。在急诊行呼吸机辅助通气及抗炎、解痉、利尿治疗4天,为进一步诊治转入病房。病来患者无发热、咯血
查看答案确认
查看答案将消耗1积分,是否继续?